《秋夜偶成 其二》
时间: 2025-01-22 03:09: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华泥泥湿桐丝,渐觉新凉袭敝帏。
肯羡轻生归马革,独怜清苦卧牛衣。
种桃未必全忘世,采药终然会息机。
欲问夷齐何处所?西风吹杀首阳薇。
白话文翻译:
露水滋润了泥土,桐树的丝绸也变得湿润,
渐渐地感到一丝新凉,袭来我破旧的帷帐。
我不愿羡慕那些轻松归隐的人,
只怜惜那些清苦的人,躺在牛衣之上。
种桃的人未必完全忘却世事,
采药的人终究会停止自己的行程。
想问夷齐现在身在何处?
西风将首阳的薇草吹得凋零。
注释:
- 露华:露水的光华,形容清晨的湿润。
- 泥泥:湿泥,指潮湿的泥土。
- 桐丝:桐树的果实,常用于制乐器。
- 敝帏:破旧的帐幕,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马革:指骑马的生活,象征自由。
- 牛衣:指农民的衣服,象征艰苦的生活。
- 夷齐:传说中的隐士,表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首阳薇:首阳山的薇草,象征隐士的理想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有隐逸之志的时代。诗人在秋夜的清凉中,感受到生活的苦涩与隐逸的理想,借此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夜偶成 其二》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白与思考。开头两句,“露华泥泥湿桐丝,渐觉新凉袭敝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秋夜的静谧与凉意,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轻松归隐生活的不羡慕,反而对那些清苦的人产生了怜惜之情,体现出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
后四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种桃未必全忘世,采药终然会息机”来阐述即使隐逸的人,也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最后的“欲问夷齐何处所?西风吹杀首阳薇”则是对理想隐士的追问与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清幽的意境与深刻的哲理之间,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令人深思的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清新与诗人内心的凉意。
- 第三、四句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态度,强调了对艰辛生活的同情。
- 第五、六句反映了对隐逸者的思考,指出即便隐居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
- 第七、八句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历史人物夷齐,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露华、泥泥)、对仗(轻生、清苦)、象征(夷齐、首阳薇)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悖论。
意象分析:
- 露华:象征清新与自然之美,传达出秋天的气息。
- 牛衣:象征艰苦与劳动,体现了对普通生活的关怀。
- 夷齐:象征理想的隐士生活,反映了对自由与隐逸的向往。
- 首阳薇:象征理想的归宿,表达了对隐士境地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露华泥泥湿桐丝”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王冕在诗中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是?
- A. 羡慕
- B. 反感
- C. 同情
- D. 无所谓
-
“欲问夷齐何处所”中的夷齐是指?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隐士
- C. 一位将军
- D. 一位商人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中也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但更强调社会现实;王冕的《秋夜偶成》则更多地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王冕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