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舍重相问,仙标见转难。
一年秋复尽,两地月同看。
宫巷闻弦诵,霞洲想佩环。
圣朝方急士,莫倚是黄冠。
白话文翻译:
在客舍里再次互相询问,看到你的仙人标志却愈发难得。一年又到了秋天,两个地方的月亮却是同样的。宫中的巷子里听到琴声,霞洲上想起你佩戴的环饰。朝廷正急需人才,不要只依赖这黄冠(道士的象征)。
注释:
- 重相问:再次相问,重逢之意。
- 仙标:指道士的标志或身份,指其道教修行的象征。
- 一年秋复尽:一年又到了秋天,表示时间的流逝。
- 两地月同看:无论身处何地,大家都能仰望同一轮明月,表达思念之情。
- 宫巷:宫中的小巷,暗示有人在吟诵。
- 弦诵:指弹奏的乐器,表现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 霞洲: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代表理想和美好。
- 佩环:指道士佩戴的环饰,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 圣朝:指当时的朝代,表达对朝廷的关注。
- 急士:急需有才之士,强调对人才的渴求。
- 黄冠:指道士的头饰,暗示对道士身份的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亮,字希夷,号白石,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激昂、直抒胸臆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社会时事的敏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于自身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失落,诗人通过对道士的寄托,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寄道士陈芝山》通过对秋天、明月、琴声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客舍重相问”直入主题,表达了对道士的思念,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仙标见转难”,则暗示了道士身份的稀有和珍贵。诗中提到一年秋复尽,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情感的恒久。两地同看月亮,既是对友人的思念,又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后半部分通过“宫巷闻弦诵”展现了优雅的生活情景,而“霞洲想佩环”则把道士的身份与美好生活结合在一起。最后两句“圣朝方急士,莫倚是黄冠”,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强调在急需人才的情况下,不要只依赖于道士的身份,而要真正的能力和才干。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极具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舍重相问:表现了诗人与道士之间的亲密关系。
- 仙标见转难:表达了道士身份的稀缺。
- 一年秋复尽:时间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 两地月同看:引入思念主题,展现情感的共鸣。
- 宫巷闻弦诵:描绘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氛围。
- 霞洲想佩环: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圣朝方急士,莫倚是黄冠:批判依赖身份而忽视能力的现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逝的秋天,隐喻人生的转瞬即逝。
- 对仗:如“宫巷闻弦诵,霞洲想佩环”,展现了诗歌的工整美。
- 象征:黄冠象征道士的身份,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友人、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揭示了在急需人才的社会中,不能仅依赖身份,而应重视个人能力和才干的主题。
意象分析:
- 客舍:象征着人们的聚集和情感交流的场所。
- 月亮:象征着思念和团圆,同时也代表着对理想的追求。
- 弦乐:代表着高雅的生活和文化,暗示着内心的宁静。
- 佩环:象征身份和价值,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客舍”指什么?
- A. 酒店
- B. 朋友的家
- C. 道观
- D. 休息的地方
-
填空题:诗中“仙标见转难”表达了对_____身份的珍惜和敬仰。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圣朝方急士”是对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肯定。 (对/错)
答案:
- D
- 道士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对比陈亮的《寄道士陈芝山》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前者更多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后者则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过往的怀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但侧重点不同,一是对友谊的珍视,二是对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