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后归(想娉婷·三之二)》

时间: 2025-02-04 15:25:01

鸦背夕阳山映断,绿杨风扫津亭。

月生河影带疏星。

青松巢白鸟,深竹逗流萤。

隔水彩舟然绛蜡,碧窗想见娉婷。

浴兰熏麝助芳馨。

湘弦弹未半,凄怨不堪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雁后归(想娉婷·三之二)
作者:贺铸 〔宋代〕
鸦背夕阳山映断,
绿杨风扫津亭。
月生河影带疏星。
青松巢白鸟,
深竹逗流萤。
隔水彩舟然绛蜡,
碧窗想见娉婷。
浴兰熏麝助芳馨。
湘弦弹未半,
凄怨不堪听。

白话文翻译

在夕阳的映衬下,山影被乌鸦的背影切断,绿杨在风中轻轻摇曳,掠过渡口的亭子。月光照耀下,河面上映出稀疏的星光。青松上栖息着白色的小鸟,深竹丛中萦绕着流动的萤火虫。隔着水面,彩色的舟船点燃了绛蜡,碧窗外我却只想见到那位娉婷的女子。兰花的香气和麝香的芬芳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然而湘弦的琴声还未弹完,悲伤的情绪已让人无法忍受。

注释

  • 鸦背:乌鸦的背影。
  • 映断:映照得山影似乎被切断般。
  • 绿杨:指绿杨树。
  • 津亭:渡口的亭子。
  • 疏星:稀疏的星星。
  • 青松:青色的松树。
  • :栖息,筑巢。
  • 深竹:深色的竹子。
  • 流萤:流动的萤火虫。
  • 彩舟:装饰华丽的船。
  • 然绛蜡:点燃的红色蜡烛。
  • 碧窗:青绿色的窗户。
  • 娉婷:形容女子的体态轻盈美丽。
  • 浴兰熏麝:指兰花和麝香的香气。
  • 湘弦:指湘江的琴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贺铸,字孟阳,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曾任官职,精通词曲。他的作品清新脱俗,尤以“小令”著称,情感细腻,意境幽远。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贺铸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和恋人相思的眷恋。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体现出宋代词人的抒情风格。

诗歌鉴赏

《雁后归》是一首充满思念与惆怅的词作。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意境。开篇以“鸦背夕阳山映断”引入,夕阳的余晖和乌鸦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接着描绘了绿杨在风中摇曳,月光下的河面与稀疏的星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随着诗句的推进,青松和白鸟的出现,暗示着宁静与孤独的对比,而“深竹逗流萤”则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隔水的“彩舟”和“绛蜡”则引发了诗人对恋人的思念,碧窗外的期盼更使情感达到高潮。最后以“湘弦弹未半,凄怨不堪听”作结,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未能实现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词的情感复杂而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爱情的深切思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宋代词人的抒情风格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鸦背夕阳山映断:描绘夕阳西下时,乌鸦的身影映在山上,形成一种断裂的视觉效果。
    2. 绿杨风扫津亭:绿杨在风中摇曳,象征着轻盈与柔美,渡口的亭子则是一个静谧的场所。
    3. 月生河影带疏星:月光照耀下,河面的倒影和星星交相辉映,营造出一个宁静的夜晚。
    4. 青松巢白鸟:青松上栖息着白鸟,象征着自由与恬静。
    5. 深竹逗流萤:深竹丛中流动的萤火虫,增添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
    6. 隔水彩舟然绛蜡:隔水的彩舟与点燃的蜡烛,传达了思念与期待。
    7. 碧窗想见娉婷:在碧窗前,诗人想念那位轻盈的女子。
    8. 浴兰熏麝助芳馨:兰花和麝香的芳香助长了思念的气息。
    9. 湘弦弹未半:湘江的琴声尚未弹完,情感却已难以承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鸦背夕阳”,将乌鸦的影子与夕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拟人:如“绿杨风扫”,赋予自然界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青松巢白鸟”与“深竹逗流萤”,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绿杨:代表生命的活力与柔美。
  • 月与星: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白鸟:象征着自由与纯洁。
  • 流萤:象征着生命的闪烁与短暂。
  • 彩舟与绛蜡:象征着期盼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绿杨”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松树
    • B. 杨树
    • C. 柳树
  2. “湘弦弹未半”中的“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湘江
    • B. 湘西
    • C. 湘南
  3. 诗中“浴兰熏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悲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贺铸的《雁后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思念,但贺铸的风景描绘更为细致,而李清照则更侧重情感的直接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贺铸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