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

时间: 2025-01-11 02:36:55

竹径萧疏杖履经,偕临流水诵黄庭。

秋风忽作世情冷,山色似惭君眼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径萧疏杖履经,
偕临流水诵黄庭。
秋风忽作世情冷,
山色似惭君眼青。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竹林小径上,我缓缓行走,手中拄着拐杖,
与友人一同在流淌的溪水旁吟诵《黄庭经》。
忽然秋风骤起,让人感到世间的冷淡,
远山的颜色似乎也因你的眼神而显得有些羞愧。

注释:

字词注释:

  1. 竹径:竹子生长的小路。
  2. 萧疏:指竹林间的空旷、稀疏。
  3. 杖履:拄着的拐杖和鞋子,表示出行。
  4. 偕临:一起走到。
  5. 流水:流动的水,象征生命的流逝。
  6. 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典。
  7. 秋风: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生的冷淡。
  8. 山色:山的颜色,通常与季节和心情相呼应。
  9. :羞愧。

典故解析:

《黄庭经》是道教的经典之一,强调道教的哲学思想,如无为、自然和内心的宁静。诗中提到的“秋风”与“山色”常用作描写人生的感慨,表现出对世事的淡漠和对友人的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铨,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抒怀之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友人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季,正值天高气爽、万物萧条之时,诗人可能在一次与友人游玩时,感受到秋风的冷冽和人生的无常,因而写下此诗以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答友人》通过描绘竹径、流水和秋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竹径萧疏杖履经”,不仅描绘了诗人行走于竹林中的宁静场景,还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孤寂。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共同吟诵《黄庭经》,体现了他们对道教思想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接下来的“秋风忽作世情冷”,则转折了情感,秋风的到来让人感到世间的冷淡,也暗示着人事的无常与变迁。这种感受在诗的最后通过“山色似惭君眼青”进一步深化,山色因友人的眼神而显得羞愧,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情感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谊、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径萧疏杖履经:描绘了一条安静的竹林小路,诗人手持拐杖,慢慢走过,暗示着他年长或行动不便,但心中仍有诗意。
  2. 偕临流水诵黄庭:与友人一起在流水旁吟诵《黄庭经》,表现出一种共鸣与心灵的契合。
  3. 秋风忽作世情冷:秋风的突然到来使人感受到世间的冷漠,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4. 山色似惭君眼青:远山的颜色似乎因友人的眼神而显得有些羞愧,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倾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比作世情的冷淡,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山色因君的眼神而“惭”,使自然与情感相结合,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杖履经”和“流水诵”,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道教思想的追求,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竹径:象征幽静和清雅的环境,隐喻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
  3. 秋风:代表着变迁和冷漠,暗示世事无常。
  4. 山色: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人的情感反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庭经”属于哪个宗教的经典?

    • A. 佛教
    • B. 道教
    • C. 儒教
  2. 诗中“秋风忽作世情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愉快
    • C. 感慨与冷淡
  3. “竹径萧疏”中的“萧疏”意指什么?

    • A. 繁茂
    • B. 稀疏
    • C. 喧闹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都是描绘山水与友人情怀,但王维更注重于自然的宁静与隐逸,而胡铨则在表达友谊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