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乾红叶飞,迁客思凄凄。
处险人垂瘿,登山马跙蹄。
篱荒蛬韵苦,云冻雁行低。
此夕应无寐,何烦报晓鸡。
白话文翻译:
霜已经干了,红叶随风飘落,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凄凉的思绪。
在险峻的地方,人的心情像树木一样扭曲,登山的马蹄却在艰难地跋涉。
篱笆旁荒草丛生,蛐蛐的鸣叫声让人感到苦涩,天空中的雁群因寒冷而低飞。
今晚我一定难以入眠,何必去听报晓的鸡鸣呢?
注释:
- 霜:指秋霜,象征着寒冷的季节。
- 迁客:指漂泊在外的游子。
- 垂瘿:瘿,指树木的扭曲,形容人心情的压抑与不安。
- 跙蹄:跙,意为艰难的步伐,这里形容马在山路上行走的艰难。
- 蛬韵:蛬,指蛐蛐,韵则是指其鸣叫声。
- 云冻:指寒冷的天气使得云层低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字子华,号少华,宋代诗人,生于北宋仁宗时期。他以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成作于作者旅途之中,表达了身为游子的孤独与无奈。正值秋冬交替之际,环境的萧瑟映衬出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硖石县旅舍》描绘了一个秋冬交替的孤独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开篇“霜乾红叶飞”便为全诗设定了秋冬的基调,红叶的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用“迁客思凄凄”揭示了游子的内心世界,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诗中“处险人垂瘿,登山马跙蹄”两句,描绘了艰难的旅途,既有对外界环境的描写,也隐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接下来的“篱荒蛬韵苦,云冻雁行低”,则以蛐蛐的苦鸣和低飞的雁群,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此夕应无寐,何烦报晓鸡”传达了深夜难眠的情绪,归宿与温暖的渴望如同那遥远的晨曦,令人感到更加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乾红叶飞:霜降后,红叶飘飞,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凋零。
- 迁客思凄凄:游子在异乡,心中充满了悲伤与思念。
- 处险人垂瘿:身处艰难环境,心情如同扭曲的树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安。
- 登山马跙蹄:马在艰难的山路上跋涉,彰显了旅途的艰辛。
- 篱荒蛬韵苦:荒凉的篱笆旁,蛐蛐的鸣叫声显得格外苦涩,暗示了孤独。
- 云冻雁行低:寒冷的天气使得雁群低飞,传达出冷寂的氛围。
- 此夕应无寐:今晚必定难以入眠,表达了游子的失眠状态。
- 何烦报晓鸡:无需听报晓的鸡鸣,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子的心情比作“垂瘿”,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扭曲与压抑。
- 拟人:如“蛬韵苦”,赋予蛐蛐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霜乾红叶飞,迁客思凄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冬时节的景象,传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寒冷与生命的逝去。
- 红叶:代表美好事物的凋零。
- 迁客:游子,象征着孤独与漂泊。
- 云冻雁:寒冷的天气象征着孤寂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迁客”指的是: A. 旅途中的商人
B. 漂泊在外的游子
C. 归乡的农民
D. 远行的诗人 -
“此夕应无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无奈与孤独
C. 幸福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云冻雁行低”意指: A. 雁群在温暖的天气中飞翔
B. 雁群因寒冷而低飞
C. 雁群回归故乡
D. 雁群寻找食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禹偁与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但王禹偁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常常以豪情壮志为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禹偁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