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西楼别窦审》
时间: 2025-01-11 08:15: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咸阳西楼别窦审
作者: 郎士元 〔唐代〕
西楼回起寒原上,霁日遥分万井间。
小苑城隅连渭水,离宫曙色近京关。
亭皋寂寞伤孤客,云雪萧条满众山。
时命如今犹未偶,辞君拟欲拂衣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咸阳西楼上的离别情景。西楼高耸于寒冷的原野之上,晴朗的阳光在万家灯火中闪烁。小花园的城边连接着渭水,远处的宫殿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接近京城的关口。亭台和水边显得冷清,令孤独的旅人感到伤感,云雾和雪花飘荡在众山之中,显得空旷萧条。如今的时运依旧未能如愿,告别朋友,心中不由得想要轻轻掸去衣袖,离去而归。
注释:
- 西楼:指咸阳的西楼,象征离别之地。
- 霁日:指雨过天晴后的阳光,寓意明朗和希望。
- 小苑城隅:小花园的边缘,暗示生活的细腻和宁静。
- 离宫:指距离京城不远的宫殿,代表着权力和地位。
- 亭皋:亭台和水边,具有隐喻孤独之意。
- 时命:指时运和命运,表达对人生遭遇的感慨。
典故解析:
- 咸阳:古代秦国的都城,历史悠久,与权力、政治密切相关。
- 渭水:流经陕西的河流,常在古诗中用作象征,代表流逝和离别。
- 京关:指通往京城的关口,有着重要的地理和政治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身处离别之际,情感复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诗歌鉴赏:
《咸阳西楼别窦审》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诗作,诗人在西楼上眺望寒原,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人的思念。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以“西楼”和“霁日”对比,展现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诗人的心情。接着,诗人描绘了小苑与渭水的美丽景象,然而“离宫曙色近京关”则透露出一种即将离去的无奈与哀愁。
后半部分“亭皋寂寞伤孤客”,表达了身处异地的孤独感,诗人通过“云雪萧条满众山”描绘出一种冷清的意境,增强了离别的沉重感。最后两句“时命如今犹未偶,辞君拟欲拂衣还”,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不满与对友人的不舍,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盈,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楼回起寒原上:西楼高耸于寒冷的原野上,暗示离别的孤独。
- 霁日遥分万井间:雨后初晴,阳光洒在万家灯火之间,象征着希望。
- 小苑城隅连渭水:小花园与渭水相连,描绘出宁静的自然景致。
- 离宫曙色近京关:远处的宫殿在晨光中显得近,反映出离别的紧迫。
- 亭皋寂寞伤孤客:亭台水边的寂寞让孤独的旅人感到伤感。
- 云雪萧条满众山:云和雪弥漫在山间,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 时命如今犹未偶:对命运的不满,暗示诗人对人生的无奈感。
- 辞君拟欲拂衣还:告别朋友,心中想要离去,表现出不舍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楼比作离别之地,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亭皋寂寞”使景物具有人情味,增加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对命运的感慨。诗中透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对未来的迷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楼:象征告别的地方,承载着离愁。
- 霁日:象征希望与光明,反衬出离别的伤感。
- 渭水:流逝的时间,象征着人生的变迁。
- 亭皋:孤独和寂静的象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云雪:象征冷清与凄凉,突显离别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楼”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咸阳
b) 洛阳
c) 长安
d) 成都 -
“霁日遥分万井间”中的“霁日”指的是什么? a) 雨后初晴的阳光
b) 黄昏的日落
c) 早晨的阳光
d) 正午的阳光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的美丽
b) 友人的离别
c) 生活的富裕
d) 官职的升迁
答案:
- a) 咸阳
- a) 雨后初晴的阳光
- b) 友人的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的送别诗,描绘了离别时的壮丽景色和孤独情怀。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 vs 《咸阳西楼别窦审》:两者都表达了离愁,但前者侧重于对夜景的描绘,后者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
- 《送别》 vs 《咸阳西楼别窦审》:同样是送别主题,前者更偏向于欢快的送别气氛,后者则更加沉重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相关的诗词评论文章和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