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闲》

时间: 2025-01-11 14:31:23

过眼光阴发样多,几年客路欢奔波。

已抛南楚云千嶂,旋买东湖雨一蓑。

好景胜将诗料理,闲愁全靠酒消磨。

如今世事都看破,冷笑侯王梦虮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眼光阴发样多,
几年客路欢奔波。
已抛南楚云千嶂,
旋买东湖雨一蓑。
好景胜将诗料理,
闲愁全靠酒消磨。
如今世事都看破,
冷笑侯王梦虮窠。

白话文翻译:

时光匆匆,变化多端,
几年来我在外漂泊,欢笑与奔波。
已将南楚千山的云雾抛在脑后,
又在东湖买下一蓑雨衣。
美好的景致不如用诗歌来处理,
闲愁全靠酒来消磨。
如今我已看透世事,
不由得冷笑那些追逐权势的侯王们的梦。

注释:

  • 光阴:时间,指的是岁月。
  • 客路:指在外漂泊的路途。
  • 南楚:指楚国,古代地名,此处象征南方的云山。
  • 东湖:指东湖,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湖泊,象征自然景色。
  • :蓑衣,用于遮雨的衣物。
  • 闲愁:无所事事、无聊时生出的忧愁。
  • 侯王:指有权势的贵族或王侯,象征权力与地位。
  • 虮窠:虮是指小虫,虮窠比喻权力的卑微与虚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期的诗人,字德明,号月溪。生于湖北,曾任职于地方官职,因其诗词清新脱俗而著称。史弥宁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

创作背景:

“喜闲”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客居生活后,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权利的冷漠态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饮酒消愁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他对世事的看透与对权力的嘲讽。

诗歌鉴赏:

“喜闲”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与对世事的深刻反思。开篇以“过眼光阴发样多”引入,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随后回忆起几年漂泊的经历,感慨欢笑与奔波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思索。诗中“已抛南楚云千嶂”,表达了对过去的释怀,似乎是在说,既然已经远离南楚的云山,何必再挂念。

再往下,“旋买东湖雨一蓑”,诗人通过购买雨衣,暗示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接着,诗人提到“好景胜将诗料理”,说明他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不如用诗歌来表达情感,而“闲愁全靠酒消磨”则透露出他对生活中无聊与闲愁的解脱方式,酒成为了他消解烦恼的良药。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哲学思考,“如今世事都看破,冷笑侯王梦虮窠。”诗人已然看透权力与地位的虚妄,冷眼旁观那些追逐权势的人,显示出一种超然与洒脱的态度。整首诗将个人的闲适与世事的无常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对权力的深刻思考与独立见解,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过眼光阴发样多:时光流逝,变化繁多,暗示人生经历的丰富多彩。
  2. 几年客路欢奔波:几年来的漂泊与奔波,带着欢乐的同时,也有辛苦的成分。
  3. 已抛南楚云千嶂:已将过去的南方山水抛在脑后,表现出对过去的释怀。
  4. 旋买东湖雨一蓑:在东湖购买一蓑雨衣,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与生活的乐观态度。
  5. 好景胜将诗料理:感悟到美景不如用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更显情趣。
  6. 闲愁全靠酒消磨:用酒来消解闲愁,表现出对生活的随意态度。
  7. 如今世事都看破:对世事的洞察与看透,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智慧。
  8. 冷笑侯王梦虮窠:对追逐权力者的冷嘲热讽,表明了对权势的无所谓。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酒”比喻消愁的方式,形象生动。
  • 夸张:如“冷笑侯王梦虮窠”,夸张地表达了对权力的讽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看透与对权力的冷漠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楚:象征着繁华与过去的回忆。
  • 东湖:代表了自然美景与恬淡的生活。
  • 雨蓑:象征着对自然的适应与生活的智慧。
  • :象征着消愁与友谊,传达出一种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楚”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东方

  2. 诗人用什么方式消磨闲愁? a) 读书
    b) 旅游
    c) 喝酒
    d) 写诗

  3. 诗人对侯王的态度是? a) 尊重
    b) 讽刺
    c) 崇拜
    d) 忽视

答案:

  1. c) 南方
  2. c) 喝酒
  3. b) 讽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洒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强调豪情壮志。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更多体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风格更为沉郁。

通过对这些诗词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面对生活、时间与情感时,表现出的不同态度与个性化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