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清江引_独酌玉笛一》
时间: 2025-01-11 07:41: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酌玉笛一声天地愁,便觉梅花瘦。寒流清浅时,明月黄昏后,独醉一蹲桑落酒。夜景醺醺绮罗欢笑彻,檀板歌声歇。宝鼎串香绝,银烛灯花谢,玳筵前酒阑人散也。情描金翠钿侵鬓贴,满口儿喷兰麝。檀板撒红牙,皓齿歌白雪,定不定百般娇又怯。
白话文翻译:
独自饮酒,玉笛一声传来,天地之间充满了愁苦,梅花似乎也因而显得瘦弱。寒流轻轻流淌,明月在黄昏之后升起,我独自醉倒在桑树下,沉醉于酒中。夜色朦胧,绮丽的衣衫在欢笑中交织,檀板的歌声也渐渐停歇。香气在宝鼎中弥散,银烛的灯花也已经熄灭,玳瑁筵席上酒阑已尽,宾客散去。情意绵绵,金翠的钿饰侵染在鬓发上,嘴里喷吐着兰麝的香气。檀板轻轻一拍,红牙微露,皓齿如雪般洁白,难以分辨的娇羞和怯怯的心情。
注释:
- 玉笛:古代乐器,象征音乐和愁苦的结合。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因愁苦显得瘦弱。
- 桑落酒:指在桑树下喝酒,传达孤独的情感。
- 檀板:打击乐器,用于伴奏和节奏。
- 玳筵:指用玳瑁制成的宴席,象征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擅长词作和曲作,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风格细腻典雅。
创作背景:
《双调·清江引·独酌玉笛一》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元代,诗人面对人生的孤寂与愁苦,借酒抒发情感,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独酌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愁苦中寻找慰藉的心境。开头的“独酌玉笛一声天地愁”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惆怅。梅花的瘦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而寒流和明月的描写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
随着情节的发展,欢笑与歌声的交织让夜色变得热烈,但转瞬即逝,人散酒阑,留下的只有香气与孤寂。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诗人在宴席散去的沉寂中,依然感受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情描金翠钿的细腻描绘,暗含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酌玉笛一声天地愁:独自饮酒,玉笛的哀鸣引发了天地间的愁苦。
- 便觉梅花瘦:愁苦之情让梅花显得瘦弱,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 寒流清浅时:寒流轻轻流淌,映衬出诗人的惆怅。
- 明月黄昏后:夜晚的明月升起,象征着孤独的时刻。
- 独醉一蹲桑落酒:诗人沉醉于酒中,似乎在逃避现实。
- 夜景醺醺绮罗欢笑彻:夜色醉人的景象中,绮丽的衣衫和欢笑交织。
- 檀板歌声歇:欢笑声逐渐消逝,留下的只有孤寂。
- 宝鼎串香绝:宴席的香气散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银烛灯花谢:烛光熄灭,象征着欢乐的结束。
- 玳筵前酒阑人散也:酒席上的人们已散去,留下孤独的诗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银烛灯花谢”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梅花瘦”比喻诗人内心的孤独。
- 拟人:如“檀板歌声歇”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增强了氛围。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独酌、欢笑与孤独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苦乐时,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无奈,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
- 玉笛:代表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 寒流:暗示冷漠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笛”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愁苦
C) 奢华
答案:B) 愁苦 -
“梅花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B) 孤独 -
诗中描绘的夜景是怎样的? A) 热闹
B) 寂静
C) 荒凉
答案:B) 寂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张可久的诗歌都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显豪放,而张可久则偏向细腻与愁苦。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各自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可久研究》
以上信息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双调·清江引·独酌玉笛一》的诗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