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吟拙什因有所怀》
时间: 2025-01-10 23:05: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
未能抛笔研,时作一篇诗。
诗成澹无味,多被众人嗤。
上怪落声韵,下嫌拙言词。
时时自吟咏,吟罢有所思。
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
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
谪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向去二千里,诗成远不知。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因为懒惰而有闲暇,闲暇来到时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不能放下笔墨,偶尔写首诗。诗写成后却淡而无味,常常被众人嘲笑。上面的人怪我音韵不好,下面的人嫌我字句拗口。我时常自言自语,吟咏之后却感慨万千。苏州和彭泽的风景与我无缘。除此之外,谁会再欣赏我的诗呢?只有元微之会对我有所关心。我被贬到江陵府,已做了三年判官。向前行去二千里,诗作完成后却远不知晓。
注释:
- 懒病:懒惰的毛病。
- 暇:闲暇,空闲的时间。
- 抛笔研:放下笔墨,进行写作。
- 澹无味:淡薄而无趣。
- 众人嗤:众人嘲笑。
- 上怪:上面的人怪罪。
- 元微之:指元稹,白居易的友人。
- 谪向:被贬到某地。
- 江陵府:指江陵这个地方,白居易被贬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关心民生,作品以叙事性和抒情性见长,尤其擅长写乐府诗。
创作背景:
《自吟拙什因有所怀》写于白居易被贬至江陵期间,表达他对时局的失望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创作的无奈和自嘲。此时白居易已年过半百,身处异地,他的心情通过诗歌得以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白居易的自述,展现了他在闲暇时光中的内心独白和对文学创作的反思。诗的开头,诗人以“懒病每多暇”引入,表明自己因懒惰而获得的闲暇,设问“暇来何所为”,反映出一种无奈与迷茫。在他看来,写诗虽然是消遣,但却无法真正抛开心中的烦恼。接着,诗人自嘲所作的诗“澹无味”,被众人嘲笑,体现了他对自己创作水平的不满和对外界评价的敏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提到“苏州及彭泽”,表达了他对美好景色与友人相聚的向往,显示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唯有元微之”则表明了他在失落中仍感到欣慰的友谊。最后,诗人以“向去二千里”结束,表达了他与故乡、友人之间的距离感,诗作虽成却仍感到孤独,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懒惰的病态常常让我有闲暇,闲暇时我又能做什么呢?
- 未能抛笔研,时作一篇诗:我不能放下笔墨,有时写一首诗。
- 诗成澹无味,多被众人嗤:诗作完成后却显得平淡无味,常常遭到众人的嘲笑。
- 上怪落声韵,下嫌拙言词:上面的人怪我音韵不和,下面的人嫌弃我用词笨拙。
- 时时自吟咏,吟罢有所思:我时常自言自语,吟咏之后又感慨万千。
- 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苏州和彭泽的美景与我无缘。
- 除此复谁爱,唯有元微之:除了元微之,还有谁会爱我的诗呢?
- 谪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我被贬到江陵府,已经做了三年的判官。
- 向去二千里,诗成远不知:我向前行去两千里,诗作完成后却远远不知。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闲暇与写诗的无趣,表现诗人内心的挣扎。
- 自嘲:用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对自身创作的不满和对他人评价的敏感。
- 意象:苏州、彭泽等地名,富有文化意蕴,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友谊。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无奈与自嘲,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苏州”:象征着美好的自然风光,代表着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向往。
- “彭泽”:指彭蠡湖,寓意与友人共游的快乐时光。
- “元微之”:代表了诗人心中唯一的知音,象征着难得的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懒病”指的是什么?
- A. 疾病
- B. 懒惰的习惯
- C. 心情
-
诗人对自己写的诗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自豪
- B. 无奈与自嘲
- C. 忽视
-
谁是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唯一关心他的人?
- A. 苏州
- B. 彭泽
- C. 元微之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但白居易的诗歌更偏向于平易近人,关注生活,而杜甫则更多表现社会动荡与个人的悲苦。通过对比二者在相似主题下的表达,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