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麦饭瓜齑及早催,田夫双眼望侬来。
油盐不倩傍人带,日午痴儿犹未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田家生活的情景:早饭是简单的麦饭和咸菜,田夫双眼期待着你来。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不需要别人来带,到了正午,傻傻的孩子还没回来。
注释:
- 麦饭:用麦子做成的饭,通常是饭食较为简单的表现。
- 瓜齑:指用黄瓜或其它蔬菜腌制的咸菜,常见的农家小菜。
- 田夫:指农夫,工作在田间的人。
- 侬:方言,意为“你”。
- 油盐:指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调味品,象征着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 日午:正午时分。
- 痴儿:指无所事事或呆呆的孩子。
典故解析:
这首诗反映的是农家日常生活的场景,体现了农民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亲人的期待。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家庭、田地与生活密切相关,诗中通过简单的日常饮食和田夫的期待,展示了农民的淳朴和质朴的生活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农田生活与乡土情怀,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其作品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在宋代,农业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农民的生活状态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华岳在此诗中,通过对平凡生活的细致描绘,传达了对农民生活的赞美与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家日常生活的画面,展现了农民的勤劳与淳朴。开头提到的“麦饭”和“瓜齑”,是农民日常简单的饮食,这不仅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而真实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通过“田夫双眼望侬来”这句,表现了农夫对亲人归来的期待,传达出浓浓的家庭情感。这种期待与温暖的情感在平凡的生活中显得尤为动人。
“油盐不倩傍人带”一句,表现出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虽然生活简单,却也自得其乐,体现了农民的独立精神和坚韧品质。而最后一句“日午痴儿犹未回”则增添了一丝幽默和无奈,孩子的迟归不仅让人感到生活的琐碎,也暗示着农家生活的悠闲与随意。这首诗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描绘,又蕴含了对家庭团聚的美好期待,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麦饭瓜齑及早催:描述了早饭的简单与农民的忙碌。
- 田夫双眼望侬来:表达了农夫对家人的思念与期待。
- 油盐不倩傍人带:强调了农民的自给自足,显示出独立性。
- 日午痴儿犹未回:点出孩子的无忧无虑,增加生活的趣味性。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的“痴儿”比喻孩子的天真与无忧。
- 对仗:如“油盐不倩傍人带”与前句形成对比,表现生活的自给自足。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农民日常生活的朴实与温暖,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期待与珍惜,同时体现了农民的独立精神与生活的乐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饭:象征简单与朴素,反映农民的生活状态。
- 瓜齑:代表乡土饮食文化,体现家庭的温暖。
- 田夫:象征勤劳与坚韧。
- 日午:时间的流逝,暗示生活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早饭是什么? A. 米饭
B. 麦饭和咸菜
C. 面条 -
“田夫双眼望侬来”中的“侬”指的是什么? A. 我
B. 你
C. 他 -
诗中提到的“痴儿”指的是? A. 聪明的孩子
B. 无忧无虑的孩子
C. 努力的孩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写了田园生活,强调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而华岳的《田家十绝 其九》则更关注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与家庭的温暖,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形式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华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