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时间: 2025-01-26 04:16: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徐彦伯 〔唐代〕
夹道传呼翊翠虬,天回日转御芳洲。 青潭晓霭笼仙跸,红屿晴花隔彩旒。 香溢金杯环广坐,声传妓舸匝中流。 群臣相庆嘉鱼乐,共哂横汾歌吹秋。
白话文翻译:
在夹道中传呼,翠虬般的队伍整齐前行,天空回旋,太阳转动,御驾经过芳洲。 青潭上晨雾笼罩,如同仙人的车驾,红屿上晴朗的花朵隔着彩色的帷幕。 香气从金杯中溢出,环绕着广大的座位,歌声和乐声从船上传来,环绕在中流。 群臣相互庆祝,如同嘉鱼般快乐,共同嘲笑横汾的秋歌和吹奏。
注释:
- 夹道传呼:指在道路两旁传令呼喊,形容队伍整齐有序。
- 翊翠虬:形容队伍整齐如翠虬(一种传说中的龙)。
- 天回日转:形容天空中太阳的移动,比喻时间的流逝。
- 御芳洲:指皇帝经过的美丽洲岛。
- 青潭晓霭:青色的潭水上笼罩着晨雾。
- 仙跸:指仙人的车驾。
- 红屿晴花:红色的岛屿上晴朗时盛开的花朵。
- 彩旒:彩色的帷幕。
- 香溢金杯:金杯中酒香四溢。
- 环广坐:环绕着广大的座位。
- 声传妓舸:歌声和乐声从船上传来。
- 匝中流:环绕在中流。
- 群臣相庆:群臣相互庆祝。
- 嘉鱼乐:比喻群臣的快乐如同嘉鱼(美好的鱼)。
- 共哂横汾歌吹秋:共同嘲笑横汾的秋歌和吹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彦伯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这首诗是应制诗,即应皇帝之命而作,通常用于宫廷宴会或庆典场合,内容多赞美皇帝和宫廷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宫廷宴会中,为了庆祝竞渡活动而作。竞渡是一种水上竞技活动,通常在节日或庆典时举行,象征着吉祥和欢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竞渡的盛况,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展现了皇帝御驾经过芳洲的壮观场面。诗中“夹道传呼翊翠虬”和“天回日转御芳洲”描绘了队伍的整齐和皇帝的威严。青潭上的晓霭和红屿上的晴花,增添了诗意的神秘和美丽。金杯中的香溢和妓舸中的声传,传达了宴会的欢乐气氛。最后,群臣的相庆和共哂,表达了他们对活动的喜悦和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夹道传呼翊翠虬:通过“夹道传呼”和“翊翠虬”描绘了队伍的整齐和威严。
- 天回日转御芳洲:用“天回日转”形容时间的流逝,而“御芳洲”则指皇帝经过的美丽洲岛。
- 青潭晓霭笼仙跸:青潭上的晓霭如同仙人的车驾,增添了神秘感。
- 红屿晴花隔彩旒:红屿上的晴花隔着彩色的帷幕,增添了美丽和距离感。
- 香溢金杯环广坐:金杯中的香溢环绕着广大的座位,传达了宴会的欢乐气氛。
- 声传妓舸匝中流:歌声和乐声从船上传来,环绕在中流,增添了活动的欢乐气氛。
- 群臣相庆嘉鱼乐:群臣相互庆祝,如同嘉鱼般快乐,表达了他们的喜悦。
- 共哂横汾歌吹秋:共同嘲笑横汾的秋歌和吹奏,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翊翠虬”比喻队伍的整齐,“仙跸”比喻青潭上的晓霭。
- 拟人:如“天回日转”拟人化地形容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夹道传呼”与“天回日转”,“青潭晓霭”与“红屿晴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宫廷竞渡的盛况和群臣的欢乐,通过华丽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宴会的欢乐气氛,同时也表达了群臣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意象分析:
- 夹道传呼:描绘了队伍的整齐和威严。
- 天回日转:形容时间的流逝,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 青潭晓霭:增添了神秘和美丽。
- 红屿晴花:增添了美丽和距离感。
- 香溢金杯:传达了宴会的欢乐气氛。
- 声传妓舸:增添了活动的欢乐气氛。
- 群臣相庆:表达了他们的喜悦。
- 共哂横汾歌吹秋: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夹道传呼翊翠虬”描绘了什么? A. 队伍的混乱 B. 队伍的整齐 C. 队伍的缓慢 D. 队伍的快速 答案:B
-
“天回日转御芳洲”中的“御芳洲”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宫殿 B. 美丽的洲岛 C. 普通的地方 D. 荒凉的地方 答案:B
-
“青潭晓霭笼仙跸”中的“仙跸”比喻什么? A. 普通的车辆 B. 仙人的车驾 C. 皇帝的车驾 D. 普通的车驾 答案:B
-
“红屿晴花隔彩旒”中的“彩旒”指的是什么? A. 彩色的旗帜 B. 彩色的帷幕 C. 彩色的花朵 D. 彩色的衣服 答案:B
-
“群臣相庆嘉鱼乐”中的“嘉鱼乐”比喻什么? A. 群臣的悲伤 B. 群臣的快乐 C. 群臣的愤怒 D. 群臣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丽人行》:描绘了宫廷宴会的盛况,与徐彦伯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宁静和美丽,与徐彦伯的这首诗的华丽风格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徐彦伯的《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与杜甫的《丽人行》都描绘了宫廷宴会的盛况,但徐彦伯的诗更加注重华丽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彦伯的这首诗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唐代文学的背景和徐彦伯的生平介绍。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徐彦伯这首诗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