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旧箧中忽得三年前词稿因题其后》
时间: 2024-09-19 20:44: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旧箧中忽得三年前词稿因题其后
作者: 陈永正
哀乐都无据。拂凝尘零丝断竹,记曾亲谱。也似天涯伤沦落,乍见浔阳官渡。但赢得青衫泪注。一样茫茫歌哭地,对山残水剩终难诉。空抱恨,莫予顾。百年兴废浑如许。更休问六朝金粉,千秋词赋。雨打风吹归何处,已分飘摇黄土。只一觉繁华今古。历劫文章重收拾,料精魂早悔浮生误。持片纸,欲谁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内容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哀伤和快乐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轻轻拂去尘埃,看到那断竹的丝线,记得曾经亲自谱写的曲子。就像在天涯海角,心中对沦落的伤感,偶然看到浔阳的官渡。但是只赢得满身泪水,穿着青衫的我在这片茫茫的歌哭中,依旧对着山水,难以倾诉内心的苦楚。空有遗憾,却无法再去回顾。百年来的兴衰,都是如此。更不要去问六朝的金粉、千秋的词赋。雨打风吹,我又归向何方,已然与飘摇的黄土分开。只是一觉,繁华与古今交错。经历了种种劫难,文章重整,想必我的精魂早已后悔这浮生的误入。手握一片纸张,想对谁诉说呢?
注释:
- 哀乐:悲伤与快乐。
- 拂凝尘:轻轻拂去凝聚的尘埃。
- 断竹:象征破碎或失落。
- 浔阳官渡:浔阳是地名,官渡指渡口,象征人生的分离与别离。
- 青衫:古代文人常穿的青色衣服,象征文人身份。
- 六朝金粉:指六朝时期的繁华与奢侈,象征历史的兴衰。
- 黄土:象征死亡与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该词是在作者整理旧稿时产生的,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诗人通过对往昔的追忆,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揭示出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词充满了对往昔的惆怅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即以“哀乐都无据”引入,表明对情感的迷茫与不确定,接着通过“拂凝尘零丝断竹”描绘出一种失落的氛围,似乎在怀念过去的美好,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时光的无情。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词情感更加深沉。
“乍见浔阳官渡”一联,使用地名来引发对往昔的联想,浔阳官渡不仅是地理的坐标,更是情感的寄托,代表着分离与再见的无奈。接下来的“青衫泪注”则是对自身感情的直接流露,充满了无奈与悲伤。
词中对历史的反思同样深刻,“百年兴废浑如许”直面历史的兴衰,表现出一种无力感。最后的“持片纸,欲谁语”更是将整首词的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孤独与渴望倾诉的心情,揭示出在浮生的误入中,内心的孤独与对交流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哀乐都无据”:表达情感的虚无与难以捉摸。
- “拂凝尘零丝断竹”:描绘对过往的追忆,感到时光的流逝。
- “也似天涯伤沦落”:使用比喻,表达对生活的悲伤与无奈。
- “但赢得青衫泪注”: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身份。
- “一样茫茫歌哭地”:情感的广泛而模糊,表现内心的苦闷。
- “空抱恨,莫予顾”:对遗憾的无奈与放弃。
- “百年兴废浑如许”:历史的循环与个体的渺小。
- “更休问六朝金粉,千秋词赋”: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学的追问。
- “雨打风吹归何处”:表达人生的漂泊不定。
- “只一觉繁华今古”:对历史的瞬间感悟。
- “历劫文章重收拾”:经历磨难后重新整理内心。
- “料精魂早悔浮生误”:对人生选择的悔恨。
- “持片纸,欲谁语”:孤独的渴望倾诉。
修辞手法:
- 比喻:“天涯伤沦落”将人生的悲伤与沦落作比较。
- 拟人:将情感拟人化,表现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 对仗:如“青衫泪注”和“山残水剩”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时光无情的感叹。诗人不仅反思个人的经历,也对历史的兴衰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衫:象征文人,代表着诗人的身份与情感。
- 浔阳官渡:历史的象征,代表着别离与思念。
- 黄土:象征死亡,隐喻人生的终极归宿。
- 雨打风吹:代表人生的变迁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哀乐都无据”是什么意思?
A. 悲伤和快乐都没有证据
B. 悲伤和快乐都很明显
C. 悲伤和快乐可以记录 -
“青衫泪注”中的“青衫”指的是:
A. 青色的衣服,象征文人
B. 青色的长袍
C. 青色的风筝 -
诗中提到的“六朝金粉”指的是什么?
A. 现代的奢华
B. 古代的繁华与奢侈
C. 六朝的历史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同样有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 《登高》(杜甫):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词对比:
- 陈永正的《贺新郎》和李白的《将进酒》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过往的怀念,而后者则强调在当下尽情享乐。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示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与传统文化》
- 《陈永正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