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复州南楼
孤树延春日,他山卷曙霞。
客心湖上雁,归思日边花。
行李迷方久,归期涉岁赊。
故人云路隔,何处寄瑶华。
白话文翻译
在春日的暖阳下,孤独的树影延展;远处的山峦上,晨曦的霞光缭绕。
我在湖面上看到一群归雁,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阳光下的花朵,更加引发我对归来的渴望。
我行囊中的迷惘已经太久,归家的日期却遥遥无期;
老友之间隔着云路,何处能寄托我对瑶华的思念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树:指孤独的树,象征孤独和寂寞。
- 延春日:延展春天的日光,表现春日的温暖。
- 他山:指远方的山,这里用作描绘远景。
- 卷曙霞:晨曦的霞光弥漫,形容清晨的美景。
- 客心:客人的心情,表示诗人身处异乡的心情。
- 湖上雁:指在湖面上飞翔的雁,象征归属和思乡。
- 归思:对归乡的思念。
- 行李迷方久:行李在旅途上迷失了方向,形容在外游子迷茫的状态。
- 归期涉岁赊:归家的日期遥遥无期。
- 故人云路隔:老朋友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 寄瑶华:寄托对美好事物的思念。
典故解析
“云路”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距离遥远或无法逾越的障碍。诗人通过“云路”表达与故人之间的隔阂,增添了离愁别绪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809年-约883年),字仲明,号阮亭,唐代诗人,出身于今江苏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田园风光和游子思乡为主题,作品中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身处复州(今吉林省)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感慨。此时,正值春天,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登复州南楼》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风光,表达自己在异乡的思乡之情。首句“孤树延春日”,以“孤树”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春日意境。紧接着的“他山卷曙霞”,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象征着遥远的故乡。
在“客心湖上雁,归思日边花”中,诗人用“湖上雁”与“日边花”两种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湖中飞翔的雁象征着归属,而阳光下的花则引发了对故乡春景的联想,进一步深化了离愁别绪。
接下来的“行李迷方久,归期涉岁赊”两句,将诗人的迷惘与归期的遥远感受展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他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而最后一句“故人云路隔,何处寄瑶华”则用“云路”象征与故人之间的距离,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情感上达到高潮。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具有悠远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树延春日:孤独的树影在春日的阳光下延展,象征孤独与寂寞。
- 他山卷曙霞:远处的山峦被晨曦的霞光所环绕,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 客心湖上雁:身处异乡的我,看到湖中飞翔的雁,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
- 归思日边花:在阳光下的花朵,让我更加想念故乡的美丽。
- 行李迷方久:长期在外,行李已经迷失方向,象征着对归家的渴望与迷茫。
- 归期涉岁赊:归家的日期遥遥无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
- 故人云路隔:老朋友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何处寄瑶华:无处寄托对美好事物的思念,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树”比喻诗人的孤独,“湖上雁”比喻游子的归属感。
- 拟人:自然景物如阳光、花朵被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行李迷方久,归期涉岁赊”,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与孤独,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典雅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树:象征孤独、寂寞。
- 春日:象征温暖与生机。
- 湖上雁:象征归属与思乡。
- 日边花:象征对故乡美好的向往。
- 行李:象征旅途的迷茫与无奈。
- 瑶华:象征美好事物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钱起
C. 李白 -
“客心湖上雁”中,湖上飞的是什么动物?
A. 鸟
B. 雁
C. 鱼 -
诗中提到的“云路”象征什么?
A. 友谊
B. 隔阂
C. 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春望》(杜甫)与《登复州南楼》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杜甫的诗更强调家国情怀,而钱起的诗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