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杂咏
作者:陆游 〔宋代〕
蒲苇萧萧晚,楸梧肃肃阴。
山童惊大鼾,林鸟伴微吟。
蛮砚深瀦墨,吴牋熟捣踸。
新诗与醉帖,自笑尚童心。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梧桐树阴影深邃。山中的孩子被鼾声惊醒,林间的小鸟则伴随着微弱的吟唱。我的砚台上墨水深沉,吴地的纸张正被捣制得平整。写下的新诗和醉酒后的涂鸦,我自嘲地笑着,心中仍如孩童般天真。
注释:
- 蒲苇:指芦苇,生长在水边,象征夏日的宁静。
- 楸梧:指梧桐树,通常与阴凉、静谧的环境相关。
- 山童:山中儿童,表现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 蛮砚:指一种砚台,常用于书写和绘画。
- 吴牋:指吴地的纸张,质量上乘。
- 醉帖:指醉酒后随意书写的文字。
典故解析: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此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童心的珍视。诗中提到的“新诗”与“醉帖”,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作品内容广泛,涵盖诗词、散文和历史等,尤其以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
创作背景:夏日的自然景象为陆游提供了灵感,他在诗中融入了对生活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童真的心态,反映出他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夏日杂咏》是一首展现自然美与人性情感的诗作,陆游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氛围。诗的开头“蒲苇萧萧晚,楸梧肃肃阴”,描绘了夏日傍晚的静谧场景,给人以宁静的感受。接下来的“山童惊大鼾,林鸟伴微吟”,则将人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山童的惊醒与林鸟的吟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中生命的多样性及其和谐共存的状态。
“蛮砚深瀦墨,吴牋熟捣踸”,则突出了诗人对书写和创作的热情,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创作心态。诗的最后两句“新诗与醉帖,自笑尚童心”,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童心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体来看,诗人在闲适的夏日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我反思,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蒲苇萧萧晚:描绘了夏日傍晚芦苇轻轻摇曳的场景,体现了悠然宁静的气氛。
- 楸梧肃肃阴:梧桐树的阴影深邃,增添了傍晚的静谧感。
- 山童惊大鼾:山中的孩子被鼾声惊醒,展示了自然生活的真实。
- 林鸟伴微吟:林间小鸟低声吟唱,形成一种自然的和谐。
- 蛮砚深瀦墨:砚台上墨水深沉,象征创作的丰富内涵。
- 吴牋熟捣踸:吴地的纸张正被捣制,表现出创作的准备过程。
- 新诗与醉帖:新写的诗和醉后随意的书写,展示了诗人创作的多样化。
- 自笑尚童心:自嘲地笑着,表明诗人对生活的天真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蒲苇萧萧”暗示了自然的孤独与宁静。
- 拟人:林鸟“伴微吟”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新诗与醉帖”,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创作的执着及对童心的珍视,传达出一种宁静而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苇:象征宁静与自然。
- 楸梧:代表阴凉与庇护。
- 山童:象征纯真与童趣。
- 林鸟:代表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灵动。
- 蛮砚:象征创作的工具与文化。
- 吴牋:代表书写的载体与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蒲苇萧萧”描绘了哪个时间段的场景?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深夜
-
诗中提到的“山童”是指什么?
- A) 农民
- B) 山中的孩子
- C) 猎人
- D) 诗人自己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忧愁
- B) 自嘲与乐观
- C) 疲惫
- D) 冷漠
答案:
- C) 傍晚
- B) 山中的孩子
- B) 自嘲与乐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游《夏日杂咏》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但陆游更侧重于夏日的宁静与童心,而李白则通过月夜表达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