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宿山中忆畅当》

时间: 2024-09-19 21:48:19

深山夜雪晴,坐忆晓山明。

读易罢三卷,弹琴当五更。

薜萝枯有影,岩壑冻无声。

此夕一相望,君应知我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宿山中忆畅当
作者: 卢纶 〔唐代〕

深山夜雪晴,坐忆晓山明。
读易罢三卷,弹琴当五更。
薜萝枯有影,岩壑冻无声。
此夕一相望,君应知我诚。

白话文翻译:

在深山中,夜晚的雪后天晴,我坐在这里回忆早晨山的明亮。读完《易经》的三卷,正弹琴到五更时分。枯萎的薜萝在月光下有影子,岩石和山谷因寒冷而静默无声。今晚我独自仰望星空,朋友你应该明白我的真诚。

注释:

  • 深山:遥远的山中,表示环境的幽静。
  • 夜雪晴:雪夜过后,天气恢复晴朗。
  • 坐忆:坐下来回忆。
  • 晓山明:早晨的山显得明亮。
  • 读易:指阅读《周易》一书。
  • 弹琴:弹奏琴曲,表示闲适的生活。
  • 五更:指夜深时分,约为凌晨三点至五点。
  • 薜萝: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通常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 冻无声:因寒冷而静默,环境的宁静。

典故解析:

《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探讨了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变化,与哲学、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有深厚的联系。诗中提到读《易》,不仅是对经典的学习,更表现出诗人对哲学思考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字少逊,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38年,卒年不详,籍贯不明。卢纶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卢纶在山中宿夜之际,结合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内心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山夜雪晴”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自然场景,雪后的山中,空气清新,宁静无声。诗人坐在山中,思念着晨曦中的山景,暗示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深夜读完《易经》的三卷,表明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哲学思考的认真态度。弹琴的描写则增添了诗的韵律感,使得整个场景更显得悠然自得。

“薜萝枯有影,岩壑冻无声”一联,运用意象的对比,展现了在寒冷的环境中,植物的枯萎和山谷的寂静,增加了诗的深度和层次感。最后一句“君应知我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诚情感,虽身处幽静之地,心中却充满对友人的思念与诚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邃和对友谊的珍视,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深山夜雪晴:描绘了一个雪后的山中夜晚,给人一种清新静谧的感觉。
  2. 坐忆晓山明:诗人在夜晚回忆早晨山的景色,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3. 读易罢三卷:通过阅读《周易》,增添了诗的文化厚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求知欲。
  4. 弹琴当五更:夜深人静,弹琴的情景体现了诗人的淡泊与宁静。
  5. 薜萝枯有影:体现了环境的静谧,枯藤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孤独。
  6. 岩壑冻无声:山谷因寒冷而无声,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7. 此夕一相望:抬头望天,表达出诗人的思念。
  8. 君应知我诚:对友人的深情告白,承载了真挚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薜萝枯有影”比喻成孤独的影子,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如“夜雪晴”和“晓山明”,展现了诗词的工整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真诚。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常见,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深山:象征着幽静和独处的空间。
  • 夜雪:代表着宁静、清冷的氛围。
  • 薜萝: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代表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典书籍是?

    • A.《论语》
    • B.《周易》
    • C.《诗经》
  2. “此夕一相望”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感慨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历史的反思
  3. “岩壑冻无声”中的“冻”字,体现了怎样的环境状态?

    • A. 温暖
    • B. 寒冷
    • C. 炽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斗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景色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卢纶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而王维则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周易》相关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