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周三五)》

时间: 2025-01-11 08:17:51

宝髻双垂烟一缕。

年纪小、未周三五。

压一精神,出群标格,偏向众中翘楚。

记得谯门初见处。

禁不定、乱魂飞去。

掌托鞋儿,肩拖裙子,悔不做、闲男女。

意思解释

夜行船(周三五)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原文展示:

宝髻双垂烟一缕。年纪小未周三五。压一精神,出群标格,偏向众中翘楚。记得谯门初见处。禁不定乱魂飞去。掌托鞋儿,肩拖裙子,悔不做闲男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头发梳成双垂的发髻,像缕缕烟雾一样轻盈。年纪尚小,尚未达到三五岁的年纪,表现出一种童真的气质。她的气质和风度超群,宛如众人中的佼佼者。回忆起在谯门初次相遇的情景,心中禁不住思绪纷飞。她一手托着鞋子,一肩拖着裙子,心中不禁感到遗憾,为什么不做那些悠闲的男女呢?


注释:

  • 宝髻: 指用发髻装饰的头发,寓意美丽。
  • 双垂: 两侧垂下,形容发型。
  • 年纪小未周三五: 年龄尚小,未满三五岁,暗指少女的天真。
  • 压一精神: 指的是意气风发,精神饱满。
  • 谯门: 古代城门的一种,可能指某个特定地点。
  • 鞋儿、裙子: 代表女性的服饰,象征柔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女性形象的独特描绘而著称。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女诗人的创作逐渐受到重视,诗中展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夜行船》通过对一个年轻女子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与独特气质,表达了作者对青春与美好的赞叹。诗中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女子的形象,尤其是“宝髻双垂烟一缕”的描写,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在回忆与女子相遇的场景时,情感真挚,令人感同身受。通过“禁不定乱魂飞去”的表达,展示了对青春岁月的眷恋与不舍,增添了些许惆怅和哀伤。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美在字句,更美在情感的流露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宝髻双垂烟一缕”:描绘女子的发型,营造出轻盈、飘逸的美感。
    • “年纪小未周三五”:透露出女子的年轻与天真。
    • “压一精神,出群标格”:表现出她的气质与众不同。
    • “偏向众中翘楚”:强调她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 “记得谯门初见处”:唤起回忆,增添了个人情感的色彩。
    • “禁不定乱魂飞去”:思绪纷飞,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
    • “掌托鞋儿,肩拖裙子”:细节描写,展现女子的优雅。
    • “悔不做闲男女”: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髻双垂烟一缕”比喻头发轻盈如烟,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节奏感强。
  • 主题思想: 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与自由生活的怀念,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宝髻: 象征美丽与青春,体现女性的优雅。
  • 谯门: 作为相遇的地点,象征着回忆与情感的交汇。
  • 鞋儿、裙子: 代表女性的柔美,暗示着生活的细腻与温柔。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宝髻”指的是?
      • A. 一种饰品
      • B. 头发的发型
      • C. 衣服的样式
    2. 诗人对年轻女子的态度是?
      • A. 轻蔑
      • B. 赞美
      • C. 忽视
    3. “悔不做闲男女”表达的是?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自由的渴望与遗憾
      • C.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无咎的《夜行船》更注重描绘女子的形象,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情感的细腻感触。

参考资料:

  • 《宋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