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城张氏放鹤亭》

时间: 2025-01-10 22:20:13

曾见君家亭上碑,东望风月动闲思。

昔无卜筑如相待,今遂登临是不期。

万顷白云山缺处,一庭黄叶雨来时。

许昌应负重泉恨,当日阳春枉赋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见君家亭上碑,
东望风月动闲思。
昔无卜筑如相待,
今遂登临是不期。
万顷白云山缺处,
一庭黄叶雨来时。
许昌应负重泉恨,
当日阳春枉赋诗。

白话文翻译:

我曾见到你家亭子上的碑文,
向东望去,风月交融,心中悠然自得。
往日未曾预卜修建这亭子,如今再临,实属意外。
万顷白云山的缺口处,
庭院中落叶纷飞,正值细雨纷洒之时。
许昌应当承受那重泉的遗恨,
当年阳春时节的诗篇白白写了。

注释:

  • 亭上碑:亭子上刻的碑文,通常是纪念或抒情之作。
  • 东望:向东边眺望。
  • 卜筑:古代占卜时用来决定建筑方位的方式。
  • 万顷:形容极广阔的样子,多用来形容水面或云海。
  • 黄叶雨:指秋天落叶与细雨的景象。
  • 重泉恨:可能指许昌地区的泉水,承载着往事的怨恨。
  • 阳春: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典故解析:

  • 许昌:古代名城,曹魏的都城,文化积淀深厚。
  • 白云:常用来象征悠闲、自在的心境。
  • 黄叶:象征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常见于秋天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承允,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填词及古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题城张氏放鹤亭》创作于贺铸游览张氏放鹤亭时,诗中表达了他对亭子及其周边景色的感怀,透过自然描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氏放鹤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及人事的深刻感受。开篇回忆曾见的亭上碑文,点出与亭子的渊源,接着以“东望风月”引入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则透过对往昔的追忆,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事的无奈。尤其是“万顷白云山缺处”与“一庭黄叶雨来时”的对比,构筑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秋景图,暗含着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变迁,描绘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许昌应负重泉恨”一句,则是对往事的惋惜,巧妙地将个人情绪和地域文化结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贺铸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见君家亭上碑:引出对张氏亭子的记忆,表明与其的缘分。
  2. 东望风月动闲思:描绘望东时的宁静心情,抒发对自然的感悟。
  3. 昔无卜筑如相待:感叹曾经未曾预料到的相遇,流露出对缘分的珍惜。
  4. 今遂登临是不期:表达意外再访的惊喜与命运的安排。
  5. 万顷白云山缺处:描绘广阔的云山景象,象征着无限的可能。
  6. 一庭黄叶雨来时:秋天的落叶与雨水,传达时光流转的主题。
  7. 许昌应负重泉恨:提及许昌的历史与文化,暗示人事的沧桑。
  8. 当日阳春枉赋诗:怀念过去的春日,却感到遗憾,诗中的情感复杂而深刻。

修辞手法: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加和谐。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通过描摹自然传达内心感受。
  • 象征:黄叶象征着秋天与生命的无常,白云则象征自由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张氏放鹤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人对时间变迁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静谧与思考的场所,聚集了历史与文化。
  • 白云:象征自由、宁静与悠然自得的心境。
  • 黄叶:象征着时光流逝、生命短暂与秋天的凋零。
  • :象征着洗涤与变迁,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贺铸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白云山缺处”暗示了什么?

    • A. 自然的缺陷
    • B. 时间的流逝
    • C. 高山的险峻
    • D. 诗人的孤独
  3. 诗中“许昌应负重泉恨”中的“重泉”指代什么?

    • A. 许昌的历史
    • B. 亭子的美丽
    • C. 自然的景象
    •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贺铸的《题城张氏放鹤亭》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贺铸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充满豪放与奔放的气质,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贺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