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王景彝对雪》
时间: 2025-01-11 14:49: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依韵和王景彝对雪
梅尧臣 〔宋代〕
天雪霰成先暴集,
地中阳复已如期。
穿林斗觉萦风急,
入袖初惊学舞迟。
楼上温貂方贳酒,
竹间寒雀未辞枝。
平明君向螭头立,
玉座炉烟细细时。
白话文翻译:
天上雪和霰先是猛烈地聚集,
大地的阳光又似乎按期而至。
穿过树林,才感觉到风急剧地萦绕,
袖子里初感寒冷,仿佛在学着迟缓的舞动。
楼上的温暖正与貂皮交替饮酒,
竹间的寒雀尚未离开树枝。
明亮的天空中,君王正立在螭头之上,
玉座旁的炉烟袅袅,细细飘散。
注释:
字词注释:
- 霰:小冰粒,类似于雪,但颗粒较硬。
- 暴集:猛烈地聚集。
- 萦风:缠绕的风。
- 方贳酒:正享用美酒。
- 寒雀:寒冷天气中栖息的鸟类。
典故解析: “螭头”指的是龙的头部,常用于古代帝王象征;“玉座”则是指皇帝的座位,象征着权威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意象生动,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对雪的惊叹之际,表现出他对冬日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依韵和王景彝对雪》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独特魅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雪的静谧与寒冷,同时也蕴含了温暖的人情。开篇即以“天雪霰成先暴集”描绘了雪霰交加的景象,给人一种急促与重叠的感觉,紧接着“地中阳复已如期”,则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阳光在雪天也依旧存在,似乎在提醒人们,生命的节奏永远不会停滞。
接下来,诗人用“穿林斗觉萦风急”描写了穿越树林时的感受,急促的风声与初入雪中的寒冷,让人心生战栗,仿佛感受到冬日的严酷。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于寒冷,楼上的“温貂方贳酒”则展示了人类在严寒中的温暖与生活的乐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中,描绘了君王的身影与炉烟的飘散,带入了一种宁静而又高贵的气氛,仿佛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雪虽冷,但人心却暖。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雪霰成先暴集:描绘天上雪与霰猛烈聚集的情景,表现出冬季的严寒。
- 地中阳复已如期:阳光依旧如期而至,暗示着自然规律的存在。
- 穿林斗觉萦风急:穿过树林,感受到风的迅猛,增强了寒冷的感觉。
- 入袖初惊学舞迟:袖中传来的寒意,仿佛在学习着迟缓的舞动,形象生动。
- 楼上温貂方贳酒:描绘楼上的人们正享用美酒,展现了与寒冷形成的温暖对比。
- 竹间寒雀未辞枝:寒雀依旧栖息在竹间,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 平明君向螭头立:君王在明亮的天空下,象征着权威与荣耀。
- 玉座炉烟细细时:炉烟袅袅,表现出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冷与舞动相联系,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有明显的工整对仗,如“楼上温貂”与“竹间寒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反映了自然与人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与纯洁。
- 阳光:象征温暖与希望。
- 寒雀:象征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 君王:象征权威与高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霰”指的是什么? A. 冰粒
B. 雨滴
C. 雪花
D. 叶子 -
“楼上温貂方贳酒”中的“温貂”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衣物
B. 一种动物
C. 美酒
D. 一种食物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依韵和王景彝对雪》 vs 杜甫《春望》: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梅尧臣更关注雪天的寒冷与人情的温暖,而杜甫则在春天的背景下感受国家的沧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梅尧臣诗文集》
- 《古典诗歌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