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时间: 2024-09-19 21:4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雁阵惊寒,故唤起离愁万斛。因追念镜鸾易破,凤弦难续。诗句已凭红叶去,梦魂未断黄粱熟。叹浪萍风梗又天涯,成幽独。归来引,相思曲。尘满把,泪盈掬。对长天远水,落霞孤鹜。立尽西风无好意,遥山也学双眉蹙。恨草根不逐鬓根摧,秋更绿。
白话文翻译
雁群惊起寒冷,因此唤起了万斛的离愁。因为追忆镜中的鸾鸟容易破碎,凤琴的弦难以续接。诗句已经随着红叶飘去,梦魂未断黄粱梦已经熟透。叹息浪萍风梗再次漂泊到天涯,成为孤独的存在。归来引,相思曲。尘土满手,泪水盈满。面对长天远水,落霞与孤鹜。站立在西风中没有好心情,远山也像双眉紧蹙。恨草根不随着鬓发一起凋零,秋天更加绿意盎然。
注释
- 雁阵惊寒:雁群因寒冷而惊飞,比喻因某种触动而引起情感波动。
- 离愁万斛:形容离愁非常深重。
- 镜鸾易破:比喻美好的事物容易破碎。
- 凤弦难续:比喻美好的音乐或情感难以延续。
- 红叶:比喻传递情感的媒介。
- 黄粱熟:比喻美好的梦境或幻想破灭。
- 浪萍风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幽独:孤独。
- 归来引,相思曲:指思念归来的曲调。
- 尘满把,泪盈掬:形容满手尘土,泪水盈眶。
- 落霞孤鹜:形容孤独的景象。
- 立尽西风无好意:形容在西风中站立,心情不佳。
- 遥山也学双眉蹙:比喻远山也像皱眉一样。
- 恨草根不逐鬓根摧:比喻恨草根不随着鬓发一起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离别或思念远方亲人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运用典故,表达深重的离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雁阵惊寒为引,唤起深重的离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镜鸾易破、凤弦难续,表达了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红叶、黄粱的比喻,进一步加深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的结尾,通过恨草根不逐鬓根摧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阵惊寒:雁群因寒冷而惊飞,比喻因某种触动而引起情感波动。
- 离愁万斛:形容离愁非常深重。
- 镜鸾易破:比喻美好的事物容易破碎。
- 凤弦难续:比喻美好的音乐或情感难以延续。
- 红叶:比喻传递情感的媒介。
- 黄粱熟:比喻美好的梦境或幻想破灭。
- 浪萍风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幽独:孤独。
- 归来引,相思曲:指思念归来的曲调。
- 尘满把,泪盈掬:形容满手尘土,泪水盈眶。
- 落霞孤鹜:形容孤独的景象。
- 立尽西风无好意:形容在西风中站立,心情不佳。
- 遥山也学双眉蹙:比喻远山也像皱眉一样。
- 恨草根不逐鬓根摧:比喻恨草根不随着鬓发一起凋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鸾易破、凤弦难续,红叶、黄粱等。
- 拟人:如遥山也学双眉蹙。
- 对仗:如尘满把,泪盈掬。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深重的离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阵:比喻离愁。
- 镜鸾:比喻美好的事物。
- 凤弦:比喻美好的音乐或情感。
- 红叶:比喻传递情感的媒介。
- 黄粱:比喻美好的梦境或幻想。
- 浪萍风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幽独:孤独。
- 落霞孤鹜:形容孤独的景象。
- 遥山:比喻远方的思念。
- 草根:比喻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镜鸾易破”比喻什么? A. 美好的事物容易破碎 B. 镜子容易破碎 C. 鸾鸟容易破碎 D. 音乐容易破碎
-
“黄粱熟”在诗中比喻什么? A. 美好的梦境或幻想破灭 B. 黄色的粱米熟了 C. 黄粱梦实现了 D. 黄粱梦未实现
-
诗中“恨草根不逐鬓根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B. 对草根的恨意 C. 对鬓发的恨意 D. 对秋天的恨意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石孝友《满江红》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表达了深重的离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石孝友的诗更加注重意象和典故的运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石孝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和李清照的词作,可以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