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冲天》
时间: 2025-01-11 16:50: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鹤冲天
作者: 贺铸 〔宋代〕
冬冬鼓动,花外沈残漏。
华月万枝灯,还清昼。
广陌衣香度,飞盖影相先后。
个处频回首。
锦坊西去,期约武陵溪口。
当时早恨欢难偶。
可堪流浪远,分携久。
小畹兰英在,轻付与何人手。
不似长亭柳。
舞风眠雨,伴我一春销瘦。
白话文翻译
冬日的鼓声阵阵响起,花外的水滴已沉沉流淌。
万枝灯火在华美的月光下,依旧照亮着白昼。
沿着宽阔的街道,衣香飘逸,飞盖的影子一前一后。
我在这里频频回首。
锦坊向西而去,曾约定在武陵溪口相会。
那时早已对欢聚感到遗憾,难得相逢。
如今可堪流浪远方,分离已久。
小畹里的兰花还在,只能轻轻交给谁的手中。
这情景与长亭的柳树不同。
在风中舞动,伴随我度过这一春的憔悴。
注释
- 冬冬鼓动:指冬天的鼓声,象征着某种节庆或活动的开始。
- 华月:华美的月光,暗示着美好和温柔的夜晚。
- 飞盖:指轻盈的伞盖,通常与优雅的女子有关。
- 锦坊:指繁华的街市,象征着繁华的生活。
- 武陵溪口:典出《桃花源记》,是理想中的归宿和安宁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5),字方回,号云溪,宋代词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情感,以细腻的情感和流畅的语言著称。
创作背景
《鹤冲天》创作于贺铸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在社会动荡、个人遭遇困境的背景下,诗人借助自然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鹤冲天》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诗中通过冬日的鼓声和花外的水滴,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万枝灯火映照下的白昼,似乎在对比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锦坊西去,期约武陵溪口”,展现了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武陵溪口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避风港,然而现实的流浪和分离使他感到无奈与悲伤。诗中“小畹兰英在,轻付与何人手”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托付,象征着对爱情与友情的深切思考。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外在景象引入内心的感受,最终达到对生活深刻的反思与感慨。通过对比与意象的交织,贺铸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而深情的灵魂在寻求归属与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冬冬鼓动,花外沈残漏:冬天的鼓声响起,外面的花朵在细雨中凋落,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变迁。
- 华月万枝灯,还清昼:华美的月光下,万枝灯火点亮了夜空,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回忆。
- 广陌衣香度,飞盖影相先后:宽阔的街道上,衣香飘逸,伞影交错,传达出一种优雅与繁华的生活情景。
- 个处频回首:在此情此景中,诗人不断回首,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与不舍。
- 锦坊西去,期约武陵溪口:走向繁华的街市,昔日的约定让人感到怀念与遗憾。
- 当时早恨欢难偶:回想当初,早已对欢聚的难得感到惋惜。
- 可堪流浪远,分携久:如今的流浪与分离,令人更加感慨万千。
- 小畹兰英在,轻付与何人手:小畹里的兰花仍在,诗人却无奈托付给何人。
- 不似长亭柳:与长亭的柳树相比,情感更显脆弱与孤独。
- 舞风眠雨,伴我一春销瘦:在风雨中独自徘徊,伴随这一春的愁苦与憔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冬日的鼓声比作生命的脉动,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飞盖影相先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流离的无奈,体现了人生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冬冬:象征着生命的结束与时光的流逝。
- 华月:代表了美好的回忆与希望。
- 飞盖:暗示着轻盈与优雅,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软。
- 兰英:象征着纯洁与珍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鹤冲天》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贺铸
- C. 苏轼
-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口”象征着什么?
- A. 理想生活
- B. 战争
- C. 乡愁
-
“不似长亭柳”中的“长亭柳”寓意是什么?
- A. 孤独
- B. 欢聚
- C. 离别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临江仙》(李清照)
诗词对比
- 《鹤冲天》 vs 《月夜忆舍弟》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贺铸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而杜甫的诗则更显家庭的温馨与牵挂。
参考资料
- 《宋代词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
- 《贺铸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