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支行》
时间: 2025-01-11 01:55:35意思解释
燕支行
作者:王维 〔唐代〕
原文展示
时年二十一汉家天一作大将才且雄。
来时一作时来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
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
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
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
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仇只是闻尝胆。
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
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
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
飒沓青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
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
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虽令赴汤火。
终知上将先伐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将领在汉朝的壮志豪情。他在二十一岁时,以大将的才华受到重用,前往明光宫拜见皇帝。在万乘之下,千官为他送行,他发誓要在战场上拼搏,像长城一样坚固。在朝廷中,卫青和霍去病的才能让他渴望成为一名骑将。尽管外有强敌,报仇的信念激励着他,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他也毫不退缩。诗中描绘的武器与战场,尽显壮丽与豪情,最终他和汉兵们共同在月下饮酒,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注释
- 汉家:指汉朝。
- 明光宫:汉朝的宫殿。
- 万乘:形容皇帝的威严。
- 双阙:指皇宫的门阙。
- 长城玉塞:比喻防守坚固。
- 卫霍:指卫青和霍去病,著名的将领。
- 饮酒不曾妨刮骨:意指酒后仍能展现勇气。
- 画戟雕戈:指战斗的武器。
- 青骊、紫骝:指马匹的颜色,象征骏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号摩诘,因其诗歌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创作背景:诗作于王维早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战事频繁有关,反映了年轻将领的壮志与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燕支行》是一首充满豪情的古诗,展现了王维对年轻将领的壮志凌云与豪迈气概的刻画。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与情感,既有对权力中心的敬仰,也有对战斗的渴望以及对同袍的深情。通过描绘将领的出征仪式及战场景象,王维不仅表现了对战争的思考,还传达了对英雄情怀的追求。诗中多次提到的“报仇”、“饮酒”以及“拔剑”,表明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个人与国家之间紧密的联系。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回望,也有对未来的展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时年二十一汉家天一作大将才且雄:描绘年轻将领的出众才华。
- 来时一作时来谒帝明光宫:表达了他受到重视,前往见皇帝。
- 万乘亲推双阙下:皇帝亲自赐予荣誉。
- 千官出饯五陵东:众多官员为他送行。
- 誓辞甲第金门里:立誓为国效力。
- 身作长城玉塞中:比喻其勇敢与坚韧。
- 卫霍才堪一骑将:提及历史名将,表现对战斗的渴望。
- 朝廷不数贰师功:强调功绩的珍贵。
- 赵魏燕韩多劲卒:描绘敌方强大。
- 关西侠少何咆勃:表达战斗的激烈。
- 报仇只是闻尝胆:表现出强烈的复仇欲望。
- 饮酒不曾妨刮骨:强调勇气与决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身作长城”,比喻将领的坚韧与不屈。
- 对仗:如“青骊跃紫骝”,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表现了对忠诚与勇气的歌颂,展现了将领为国家奉献的决心和不屈的精神。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长城:象征坚固与抵御外敌的勇气。
- 月下饮酒:象征豪情与同袍情谊。
- 武器:如画戟、雕戈,象征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气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维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卫霍”指的是哪两位将领?
A. 卫青和霍去病
B. 赵云和关羽
C. 李广和李白
D. 张飞和黄忠 -
诗中的“饮酒不曾妨刮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酒的热爱
B. 对战斗的无畏
C. 对生命的恐惧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燕支行》与王昌龄的《出塞》均表现了将领的豪情与对国家的忠诚,但王维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王昌龄则更注重战斗场景的描绘。
参考资料
- 《王维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王维的诗歌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