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镜》

时间: 2025-01-24 00:16:37

背如刀截机头锦,面似升量涧底泉。

铜雀台南秋日后,照来照去已三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方镜
背如刀截机头锦,
面似升量涧底泉。
铜雀台南秋日后,
照来照去已三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面镜子的形象,背面如同刀锋截成的锦缎,正面则像涧底的泉水那样清澈明亮。自从铜雀台南的秋天过去以来,这面镜子已经照了三年,反射着周围的景象。

注释

  • 背如刀截:背面像是用刀截成的,形容其平滑而精致。
  • 机头锦:机头锦是一种精美的织物,常用来形容华丽的物品。
  • 面似升量:面指镜子的正面,升量是指涧底的泉水,形容其清澈。
  • 铜雀台: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位于南方,讲述的是古代的风光。
  • 秋日后:指的是时间的流逝,三年已经过去。

典故解析

  • 铜雀台:铜雀台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建筑,历史上多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常象征着繁华与历史的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字阮籍,唐代诗人,以其工整的律诗和独特的意境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性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

《方镜》写作于贾岛的晚年,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镜子作为一个重要意象,象征着反思和自省。

诗歌鉴赏

《方镜》是一首通过描绘镜子的形象来表达时间流逝和自我反思的诗。镜子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一个象征,它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时间的流动。诗的开头两句通过细腻的比喻,描绘了镜子的外观,展现了其精致和美丽,仿佛在说这镜子不仅仅是观照外物的工具,更是内心情感的映射。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时间的概念,铜雀台的提及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和个人情感的流转。三年的时间,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反思过去,展望未来。这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的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背如刀截机头锦:镜子的背面光滑如刀切的锦缎,形象生动。
  2. 面似升量涧底泉:镜子正面清澈透明,似涧底的泉水,暗示着真理与清晰。
  3. 铜雀台南秋日后:提到铜雀台,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背景。
  4. 照来照去已三年:反映出时间的流逝,镜子在此过程中的见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镜子背面比作刀截的锦,正面比作清澈的泉水。
  • 对仗: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镜子的描绘,探讨了时间流逝与自我反思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哲理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子:象征自我反省与时间的流逝。
  • 铜雀台:象征历史与繁华的记忆。
  • 泉水:象征清澈与真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铜雀台”位于哪个方向?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

  2. “背如刀截”的“刀截”用来比喻什么?
    A. 镜子的光滑
    B. 镜子的形状
    C. 镜子的颜色
    D. 镜子的大小

  3. 诗中提到时间的流逝,三年是指什么?
    A. 镜子的使用时间
    B. 铜雀台的历史
    C. 秋天的变化
    D. 诗人创作的时间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贾岛的《方镜》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时间和记忆的思考,但《方镜》更注重物象的描绘和内心的反省,而《静夜思》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