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扬州九曲池》
时间: 2025-01-25 23:11: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汴长淮莽苍中,扬州画戟拥元戎。
南连近甸观秋稼,北抚中原扫夕烽。
茶发蜀冈雷殷殷,水通隋苑月溶溶。
悬知帐下多豪杰,一醉何因及老农?
白话文翻译:
在茫茫的清汴长淮之间,扬州的画戟将元戎团团围住。
向南连接着近郊,观望着秋天的庄稼;向北抚慰着中原,扫清了夕阳下的烽火。
茶香弥漫在蜀冈,雷声轰鸣不已;水流通向隋朝的苑地,月色皎洁明亮。
谁知在帐下有许多豪杰,一醉之间又何必在意老农?
注释:
- 清汴:指清澈的汴河,汴河是古代重要的水道。
- 扬州:古代名城,以其繁华和文化著称。
- 画戟:一种古代兵器,象征军事力量。
- 元戎:指统帅,元帅。
- 秋稼:秋天的庄稼,代表丰收的季节。
- 夕烽:指黄昏时分的烽火,象征战乱。
- 蜀冈:即四川的山冈。
- 雷殷殷:形容雷声连续不断。
- 隋苑:指隋朝的皇家园林。
- 悬知:谁能够知道。
- 豪杰:有才能的人,英雄。
- 老农:年长的农民,象征普通百姓。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扬州”、“隋苑”等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和文化重地,隋苑则是代表着隋朝的繁荣与文化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爱国者及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擅长诗词,作品情感真挚,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陆游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个人的理想与抱负。此诗作于其晚年,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豪杰的赞美。
诗歌鉴赏:
《寄题扬州九曲池》是一首描绘扬州景色与历史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扬州的地理位置与军事形势,表现出对国家安定的期望。通过“清汴长淮莽苍中”,勾勒出自然的壮美,同时结合“画戟拥元戎”,传达出国家的强盛与安全。中间两句通过对秋稼与夕烽的描写,展现出丰收的喜悦与战乱的威胁,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豪杰的敬仰与对平凡农民的同情,体现出一种对英雄与普通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关切,展现出陆游的爱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汴长淮莽苍中:描绘了汴河与长淮的壮丽景象,暗示地理的广阔与自然的力量。
- 扬州画戟拥元戎:扬州作为军事重地,强调了保护国家的责任。
- 南连近甸观秋稼:描绘了秋天丰收的景象,表现出农民的辛勤与希望。
- 北抚中原扫夕烽:北方的烽火逐渐消散,象征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来临。
- 茶发蜀冈雷殷殷:蜀冈的茶香,声声雷鸣,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水通隋苑月溶溶:描绘了隋苑的月色,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积淀。
- 悬知帐下多豪杰:表现出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强调豪杰的存在。
- 一醉何因及老农:表达了对普通农民的同情,反映出对社会底层的关注。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连近甸观秋稼,北抚中原扫夕烽”,工整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比喻:如“茶发蜀冈”与“水通隋苑”,通过自然景物隐喻历史文化。
- 象征:城池与自然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繁荣。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扬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渴望与思考,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豪杰与普通人的深情关怀。
意象分析:
- 扬州:象征繁华与文化。
- 秋稼:象征丰收与希望。
- 夕烽:象征战争与动荡。
- 豪杰:象征才能与英雄主义。
- 老农:象征普通百姓的辛劳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扬州”主要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繁华与文化
- C. 贫困
-
“秋稼”在诗中主要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希望与丰收
- C. 忧伤
-
谁是诗中提到的“老农”?
- A. 将领
- B. 普通百姓
- C. 文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陆游的《寄题扬州九曲池》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国家与人民的关怀,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豪杰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强烈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