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留别李诩》

时间: 2025-01-10 23:14:10

泣玉三年一见君,白衣憔悴更离群。

柳堤惜别春潮落,

花榭留欢夜漏分。

孤馆宿时风带雨,远帆归处水连云。

悲歌曲尽莫重奏,心绕关河不忍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泣玉三年一见君,
白衣憔悴更离群。
柳堤惜别春潮落,
花榭留欢夜漏分。
孤馆宿时风带雨,
远帆归处水连云。
悲歌曲尽莫重奏,
心绕关河不忍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三年来我只与你相见一次的悲伤,看到你身穿白衣,憔悴得更加孤独。柳堤边惜别时,春潮逐渐退去;花榭中留下欢声笑语,夜已渐渐流逝。孤独的客舍中,夜里风雨交加,远方的帆船归去,水面与云天相连。悲伤的歌曲已唱尽,不要再重复奏响;我心中萦绕的关河之情,令我不忍倾听。

注释:

字词注释:

  • 泣玉:泪如玉珠,形容悲伤。
  • 白衣:衣着白色,常象征悲伤或清瘦。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病痛而显得瘦弱。
  • 柳堤:柳树旁的堤岸。
  • 夜漏分:夜已漏尽,指时间的流逝。
  • 孤馆:孤独的客舍。
  • 远帆:远处的船帆。
  • 关河:指关隘与河流,常用以比喻离别的痛苦。

典故解析:

  • :古人常用柳树寄托离愁别绪,柳堤成为别离的象征。
  • 春潮:春日的潮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更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759年-约822年),字子远,唐代诗人,生于今湖北省。他的诗以抒情见长,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以山水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许浑与友人李诩的分别之际,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离别时的伤感情绪。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内心的孤独与不舍。

诗歌鉴赏:

《瓜洲留别李诩》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画面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离别的愁苦与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开篇以“泣玉三年一见君”引入,直接表达了与友人相见的稀少与珍贵,泪水如玉般晶莹,暗示了深切的悲伤。接着“白衣憔悴更离群”描绘了友人的形象,白衣象征着清白和脆弱,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

在描写离别的过程中,诗人运用“柳堤惜别春潮落”的意象,通过春潮的退去,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而“花榭留欢夜漏分”又增添了对过往欢愉时光的怀念。孤馆中“风带雨”的描写,渲染了夜的凄凉,远帆归去的意象则象征着朋友的归途与人心的漂泊。

最后“悲歌曲尽莫重奏,心绕关河不忍闻”,诗人对悲伤的感受达到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许浑在描绘离别时的深厚情感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泣玉三年一见君:表达与友人相见的稀少,泪水如玉般珍贵,透出深情和悲伤。
  2. 白衣憔悴更离群:描绘友人因离别而显得憔悴,白衣暗含忧伤。
  3. 柳堤惜别春潮落:在柳树旁惜别,春潮退去,象征着时间流逝和离别的忧伤。
  4. 花榭留欢夜漏分:回忆过去的欢乐,夜已渐渐流逝,暗示美好时光的结束。
  5. 孤馆宿时风带雨:孤独的客舍中,风雨交加,渲染了离别的凄凉。
  6. 远帆归处水连云:远方的帆船归去,水天相接,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尽思念。
  7. 悲歌曲尽莫重奏:悲伤的歌曲已唱尽,表达对离别的绝望与不再重提。
  8. 心绕关河不忍闻:心中对关河的思念,令诗人不忍再听离别的歌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眼泪比作玉,突出悲伤的珍贵与沉重。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风带雨”渲染情绪。
  • 对仗:整首诗有较强的对仗工整,使得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伤感与不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伤感与思念。
  • 白衣:代表纯洁与脆弱,暗示离别的悲痛。
  • 柳堤:象征离愁别绪,柳树常被用来寄托离别之情。
  • 春潮:象征生机与流逝,强调时光的无情。
  • 花榭:代表过去的欢聚,形成对比。
  • 孤馆:象征孤独的状态,增添离别的愁苦。
  • 远帆:象征着归去与漂泊,暗含思念的无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泣玉”的意思是? A. 哭泣如水
    B. 哭泣如玉
    C. 哭泣如石
    D. 哭泣如花

  2. 诗中提到的“白衣”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富贵
    D. 友情

  3. “柳堤惜别春潮落”中的“柳堤”指的是? A. 树木
    B. 河岸
    C. 花园
    D. 山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瓜洲留别李诩》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前者侧重于亲情的思念,而后者则更强调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