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音堂其下琵琶洲也再用韵》

时间: 2025-01-11 04:57:56

夜横霜竹梦游仙,晓到馀干月满川。

山绕楼台欲无地,水环洲渚更连天。

明霞一抹朱弦直,芳草分垂绿绶鲜。

却忆洞庭张乐地,石钟浮磬定同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横霜竹梦游仙,晓到馀干月满川。山绕楼台欲无地,水环洲渚更连天。明霞一抹朱弦直,芳草分垂绿绶鲜。却忆洞庭张乐地,石钟浮磬定同编。

白话文翻译:

夜晚,霜竹横卧,仿佛让我在梦中游玩仙境;清晨时分,月光照耀着剩余的河岸,水面如同一轮明月。山环绕着楼台,似乎延伸无尽,水流环绕着洲渚,仿佛与天空相连。一抹晨霞映照着朱色的琴弦,芳草低垂,鲜绿的丝带随风摇曳。此时,我不禁回忆起洞庭湖的乐土,石钟和浮磬的声音和谐悠扬,宛如同一曲乐章。

注释:

  • 霜竹:指霜冻后的竹子,常象征清冷、洁净的环境。
  • 月满川:形容月光洒满河川,意象优美。
  • 洲渚:小洲或沙洲,水边的陆地。
  • 朱弦:指琵琶的弦,朱色象征美丽。
  • 绿绶鲜:指芳草的颜色鲜艳,绿绶象征着美好与生机。
  • 洞庭:指洞庭湖,历史上著名的水域,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著称。
  • 石钟浮磬:指石钟的声音和磬音的和谐,象征音乐的美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词作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游览清音堂时,受周围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音乐的热爱,展现了他对人世间乐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与清晨之间的自然景观变化,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霜竹、月光、山水等自然物象巧妙结合,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诗中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尤其是“却忆洞庭张乐地”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使整首诗更添一层情感的深度与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横霜竹梦游仙:夜晚的霜竹仿佛在梦中带我游历仙境,表现出一种超脱于现实的感觉。
  2. 晓到馀干月满川:清晨到来,月光照耀着河的余干,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3. 山绕楼台欲无地:山环绕着楼台,似乎没有尽头,描绘出一种深邃的空间感。
  4. 水环洲渚更连天:水流环绕着小洲,仿佛与天空相连,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
  5. 明霞一抹朱弦直:晨霞映照着琴弦,象征着音乐的优雅与美丽。
  6. 芳草分垂绿绶鲜:芳草低垂,绿丝带随风摇曳,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7. 却忆洞庭张乐地:回忆起洞庭湖的乐土,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8. 石钟浮磬定同编:石钟和浮磬的声音和谐,象征着音乐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梦游仙”将夜晚的景象提升到一个理想化的境界。
  • 对仗:如“山绕楼台”与“水环洲渚”,形成和谐的对比。
  • 意象:每一句都用自然元素构成鲜明的意象,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音乐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霜竹:象征清冷与高洁。
  • 月亮:象征宁静与美好。
  • 山水:象征自然的雄伟与和谐。
  • 朱弦:象征音乐的优雅与情感的表达。
  • 芳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孝祥
    c) 杜甫

  2. “明霞一抹朱弦直”中的“朱弦”指的是什么? a) 琵琶的弦
    b) 古琴的弦
    c) 小提琴的弦

  3.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泊
    b) 山脉
    c) 城市

答案:

  1. b) 张孝祥
  2. a) 琵琶的弦
  3. a) 湖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张孝祥与李白的作品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李白更倾向于激昂的情感与豪放的气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概论》
  • 《古典诗词赏析》
  • 《张孝祥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