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26 04:10:57

玉堂三老。

唯识王三操。

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须通三玉。

方见三清好。

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作者:王哲 〔元代〕

玉堂三老。唯识王三操。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须通三玉。方见三清好。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内心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过程。诗中提到的“三老”象征着智慧的长者,而“唯识王”则代表着对心灵的认知。接着,诗人谈及通过学习来辨析宇宙的奥秘,强调自然的力量与精神的聚合,指出只有理解了“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才能超越世俗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提到通过修行获得的境界和觉悟,表明了追求真理和心灵平和的重要性。


注释

  • 玉堂三老:指的是智慧的长者,象征着学识和哲理。
  • 唯识王: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意识和知觉的重要性。
  • 三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代表中国传统的三大哲学思想。
  • 三乘:佛教中的三种解脱方法,分别是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
  • 三岛:象征着修道者所向往的理想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哲理性和宗教思想见长。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道教和佛教的深刻理解,语言简洁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碰撞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哲理、信仰的思考,试图在动乱中寻找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作,体现了王哲对心灵修养与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通过“玉堂三老”引入智慧的象征,接着“唯识王三操”则表达了对内心认知的重视。诗人借助“三台”、“三田”等意象,描绘了一个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特别是在提到“三教”和“三乘”时,诗人强调了不同信仰之间的联系与和谐,传递出一种包容的思想。最后,诗中提到的“游三昧,莹莹归三岛”则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渴望。

王哲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功地将个人修养与宇宙哲学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堂三老”:象征智慧的老者,启示着对知识的追求。
  2. “唯识王三操”:强调意识的作用,反映出对内心认知的重视。
  3. “复许辨三台”:暗示通过学习辨别宇宙的奥秘。
  4. “更能润三田倚靠”:表现自然力量与人心的和谐。
  5. “自然三耀”:自然的光辉象征着真理的存在。
  6. “运三车,依三教”:指通过三教的教义来引导人生。
  7. “永没沈三道”:超越世俗的困扰,达到精神的自由。
  8. “须通三玉”:强调理解真理的重要性。
  9. “方见三清好”:达到理想的境界,体现内心的和谐。
  10. “真性照三峰”:真实的自性照亮人生的方向。
  11. “陡免了三焦做造”:避免世俗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
  12.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超越时间的限制,见到智慧的化身。
  13. “得三乘,游三昧”:修行的成果,达到内心的自由与平和。
  14. “莹莹归三岛”:象征理想的归宿与心灵的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三老”、“三台”等意象,形象地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 排比:多次使用“三”字,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强调了主题。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寻,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堂:象征着高雅的知识与文化。
  • 三老:智慧的代表,寓意深刻的哲理。
  • 三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 三乘:指向解脱与觉悟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堂三老”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
    B. 智慧的长者
    C. 士兵

  2. “三教”包括哪些? A. 道教、佛教、基督教
    B. 儒教、道教、佛教
    C. 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3. 诗中提到的“三乘”是指什么? A. 三种交通工具
    B. 三种解脱方式
    C. 三种食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哲的《蓦山溪》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侧重于哲理思考,后者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研究》
  • 《王哲诗集》
  • 《中国古代哲理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