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承颜虽一子,扶膝有诸孙。
寿祉膺难老,哀荣动至尊。
秖今怀顾复,犹想对平反。
天与牛眠地,何须返故园。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虽只有一个儿子,但膝下却有许多孙子。
享受的福寿难以衰老,悲哀的荣华动人心弦。
如今只想怀念过去,仍然渴望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天地之间如同牛与地相依,何必再回故乡?
注释:
- 承颜:承颜指的是面容,意指长辈的颜面。这里指的是母亲的身份。
- 扶膝:指的是照顾幼小的孙辈,表现出一种温馨的家庭关系。
- 寿祉:长寿的福气。
- 哀荣:悲哀的荣华,指的是往日的荣耀与现在的悲伤形成的对比。
- 平反:指的是为过去的不公正行为得到公正的对待。
- 牛眠地:指的是牛与大地之间的关系,象征着自然的和谐,表达了一种无须返回故乡的洒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藻(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美,号惭愧,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他以诗歌见长,风格多变,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汪藻的诗常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为汪藻悼念鲁国太夫人杨氏所作,反映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家庭的思考。作品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动之时,诗人通过对家庭与亲情的描绘,传达出对传统家族价值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揭示了人们对亲情的珍惜与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开头两句“承颜虽一子,扶膝有诸孙”,描绘了一位母亲的慈祥形象,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其后代繁多,表现出家庭的延续与繁荣。接着,“寿祉膺难老,哀荣动至尊”则展现了寿命与荣华的对立,暗示荣华的凋零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秖今怀顾复,犹想对平反”与“天与牛眠地,何须返故园”则是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豁达,表达了对家庭与故乡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的意象如“牛眠地”传达出一种自然和谐的哲思,整体上呈现了人对生命、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承颜虽一子:虽然只有一个儿子,表达母亲对儿子的珍视。
- 扶膝有诸孙:通过孙子展现长辈的骄傲与家庭的延续。
- 寿祉膺难老:享受着长寿的祝福,表达对生命的感慨。
- 哀荣动至尊:对曾经的荣耀和现在的悲哀形成鲜明对比。
- 秖今怀顾复:怀念过往,表达对历史的追思。
- 犹想对平反:渴望得到公正,表现出对不公的反思。
- 天与牛眠地:自然的和谐象征,表达一种洒脱的心态。
- 何须返故园:面对变化,表达出一种对故乡的释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承颜虽一子,扶膝有诸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天与牛眠地”用牛与地的关系比喻人和自然的和谐,生动形象。
- 象征:寿祉与哀荣的对比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庭的珍视、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在变迁中对亲情与自然和谐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母亲的怀念,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人生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承颜:象征着母亲的身份与尊严。
- 扶膝:表现出家庭温暖的场景。
- 寿祉与哀荣:代表生命的祝福与人生的悲欢离合。
- 牛眠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扶膝”指的是什么? A. 养育孙子
B. 兄弟关系
C. 朋友之间的交往 -
“哀荣动至尊”中的“哀荣”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的荣耀
B. 欢乐的回忆
C. 忍耐的生活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亲情的珍惜
B. 对社会的批判
C. 对爱情的歌颂
答案:1.A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家国的思念与沉重的历史感。
- 白居易的《琵琶行》:对往事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汪藻的《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均通过家庭与亲情展现对生活的思考,但杜甫更强调家国情怀,汪藻则更侧重于家庭内部的温情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