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闻庭树鸦鸣有感》
时间: 2024-09-19 21:16: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
——陆游
鸟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
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
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
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庭院中鸟儿的栖息与离去的感受。他们每天早晨都会离开,这并不是厌倦栖息之所,而是出于觅食的需要。饥饿驱使人们四处奔波,日夜忙碌,尽管如此,诗人却并不乐意浑浊于尘世。诗人有三间草房,自少鲜有外求,靠勤劳耕作获取食物,养鸡养猪也能自给自足。即使在暮色降临时,误了收割的时间,仍然能像脱兔一般迅速奔跑。六年来在枫树林下度过,不知岁月如梭。身虽残衰,但精神依旧健旺,纵情于山间美酒。醉酒归来常自欢笑,不辜负这一双草鞋。虽已年长,仍然向往世外桃源,期待在秋风中乘帆而行,继续追寻理想的生活。
注释
- 鸟鹊:鸟类的一种,常指喜鹊。
- 将旦:指将要天亮的时候。
- 饮啄:指鸟类觅食。
- 茆三间:茆指草屋,三间即三间房屋。
- 鸡豚:指鸡和猪。
- 枫林:指枫树林。
- 残骸:指身体的残缺或衰老。
- 芒屦:指用芒草编织的草鞋。
- 方外:指超脱世俗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身世坎坷,情感丰富,作品以豪放、深刻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与战乱后,选择隐居田园的生活。诗中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
诗歌鉴赏
陆游的《晚闻庭树鸦鸣有感》通过对庭院鸟儿鸣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诗歌开篇即以鸟鸣引入,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诗人借助鸟儿的栖息与离去,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纷扰。他虽身处尘世,却向往那种超脱的生活,体现出一种对自然与自我内心的追求。
全诗通过对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在描写生活琐事时,诗人并没有表现出厌倦,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即便岁月流逝,身体渐渐衰老,诗人依然保持着一份乐观与洒脱。他常常在醉酒中自笑,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
最后,诗人在秋风中寄情于远方的理想,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尽管年事已高,依然不忘追求心中理想的勇气。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无疑是陆游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鸟鹊栖我庭:鸟儿在我的庭院栖息,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将旦辄散去:它们在黎明时分便离去,强调了生活的日常与无奈。
- 此岂厌所栖:并不是厌倦这里的栖息之所,而是为了生存而离去。
- 一饥能驱人:饥饿使人不得不忙碌,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 我有茆三间:我有三间草屋,自足的生活方式。
- 力耕自足食:通过勤劳耕作来获取生活所需。
- 醉归每自笑:醉酒归来时常常自得其乐,体现了自己的洒脱与满足。
-
修辞手法:
- 比喻:鸟儿的栖息与离去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寓意深远。
- 拟人:将鸟儿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使得自然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如“鸡豚亦可具”,形成节奏感,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自给自足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态度。
意象分析
- 鸟鹊:象征自由与自然,反映诗人的生活态度。
- 茆三间:代表朴素的田园生活。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酒: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陆游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鸡豚”指的是什么?
A. 鱼和虾
B. 鸡和猪
C. 牛和羊
D. 狗和猫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悲观
B. 乐观
C. 无所谓
D. 消极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王维:陆游的作品更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带有更多的个人情感,而王维在《山中杂诗》中则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心境的融入。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