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部李羽员外招国里居》

时间: 2025-01-11 05:15:34

野色入前轩,翛然琴与尊。

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

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

不辞朝谒远,唯要近慈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色入前轩,翛然琴与尊。
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
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
不辞朝谒远,唯要近慈恩。

白话文翻译

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窗外的野色映入眼帘,悠然自得地品味琴音和美酒;寺中的画僧靠在墙壁上,栽种芦苇,仿佛在学习江边村落的生活。自己在花前酝酿美酒,不知是谁在雪中敲门。虽然愿意远道拜访,但心中最渴望的仍是亲近慈恩。

注释

  1. 野色:指自然的乡野风光。
  2. 前轩:屋前的廊子,窗前的地方。
  3. 翛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4. 琴与尊:指琴和酒,表现诗人的闲适生活。
  5. 画僧:在寺庙中作画的僧人,象征着艺术和宁静。
  6. 栽苇:种植芦苇,似乎在学习自然的生长。
  7. 自酝:自己酿造。
  8. 花前酒:在花前品酒,寓意生活的雅趣。
  9. 雪里门:在雪中敲门,暗示寒冷的季节。
  10. 慈恩:慈爱的恩惠,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谷,唐代诗人,字用之,号谷城。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常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郑谷在乡间隐居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正值冬季,寒冷的雪天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致远的心境。

诗歌鉴赏

郑谷的《题水部李羽员外招国里居》是一首极具情趣的田园诗,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构思上极具层次,开篇便以“野色入前轩”引出诗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琴与酒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闲适的生活情境,令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恬淡心境。

“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一句,既描绘了画僧的生活状态,也透视出乡村的自然生态,表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情的思考,“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虽然他愿意远道而行,但心中最渴望的却是与友人的亲近。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郑谷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既有自然美的描绘,又渗透着人情的温暖,形成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色入前轩:窗外的野外景色映入眼帘,表现出一种开阔的自然环境。
  2. 翛然琴与尊:悠闲地品味琴音和美酒,体现出诗人的闲适生活。
  3. 画僧依寺壁:画僧在寺庙中,寓意着一种清净的生活与艺术的结合。
  4. 栽苇学江村:种植芦苇,仿佛在模仿江边村落的生活方式,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5. 自酝花前酒:自己酿酒,表现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热爱。
  6. 谁敲雪里门:谁在寒冷的雪天敲门,暗示着孤独与思念。
  7. 不辞朝谒远:愿意远道拜访,表现出对友人的重视。
  8. 唯要近慈恩:最渴望的是亲近友人,表达了对人情的向往。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野色”比喻自然的美好,“画僧”则通过形象化手法展现出艺术的气息。对仗工整,如“琴与尊”、“栽苇学江村”,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闲适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色: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活力。
  2. 琴与尊:音乐与美酒,体现生活的雅趣。
  3. 画僧:象征艺术与宁静的结合。
  4. 栽苇:自然生长的象征,表达与自然的和谐。
  5. 雪里门:寒冷与孤独的象征,暗示人际关系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色入前轩”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人的到来
  2. “不辞朝谒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远方的向往
    • B. 对友人的重视
    • C. 对生活的不满
  3. 诗中提到的“画僧”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艺术与宁静
    • C. 农民的生活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郑谷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和闲适生活,但郑谷更强调人际关系的温暖,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融入自然的境界。郑谷的诗更具人情味,王维则更具哲理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郑谷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