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瓜步山》
时间: 2025-01-26 00:13: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过瓜步山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魏武败忘归,孤军处山顶。
虽邻江上浦,凿岩山巅井。
岂是欲劳兵,防患在萌颖。
我昔常登临,徘徊爱晴景。
片雨西北来,风雷变俄顷。
疾行下危磴,屦脱不及整。
沾濡入舟中,幼子喜抱颈。
问我适何之,衣湿不太冷。
昨暮泊其阳,月黑夜正永。
雁从沙际鸣,旅枕自耿耿。
平明夹橹去,庙树耸寒岭。
举首生白云,飘摇水中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瓜步山的情景。诗中提到魏武帝曹操在战败后迷失归路,孤单的军队在山顶上驻扎。虽然邻近江边的涧水流淌,但山顶上凿出的井水却显得十分珍贵。诗人感慨,这并不是想要劳累士兵,而是在于预防潜在的危险。我曾经常来这里游玩,徘徊在这片晴朗的美景中。忽然从西北方飘来片片细雨,风雷之声瞬间变化。匆忙下山,脚下的石阶陡峭,鞋子脱落,来不及整理。湿透的衣服在船中,孩子们高兴地抱着我的脖子。问我去哪里,衣服湿了却没有太冷。昨晚停泊在阳光下,夜色深邃,月亮昏暗。雁声从沙滩边鸣起,旅途的枕头显得那么孤独。清晨划船离去,庙宇的树木耸立于寒冷的山岭之中。抬头望去,白云升起,映照在水中的影子摇曳不定。
注释:
- 魏武:指魏武帝曹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孤军:指孤单的军队,隐喻孤独与无助。
- 瓜步山:历史上著名的山,象征自然的壮丽。
- 沾濡:湿透的意思。
- 幼子:指年幼的孩子。
- 耿耿:形容孤独或忧愁,夜晚的旅途中枕头显得特别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润,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宋代山水诗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重游瓜步山之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艰难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思考。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重过瓜步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类情感的交融。诗中开篇提到魏武帝的孤军,隐喻着一种无助与迷惘,接着通过对瓜步山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珍惜。诗中描绘的细雨、风雷等自然现象,极具动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种气候变幻之中。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与幼子的互动,展现了家庭的温情与生活的琐碎。他在旅途中湿透的衣服和孩子的欢笑,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家庭的深刻理解和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魏武败忘归,孤军处山顶:描写历史人物的孤独和无助,传达一种沉重的历史感。
- 虽邻江上浦,凿岩山巅井:对比自然环境的优美与人类的生存困境,凿井象征艰辛。
- 岂是欲劳兵,防患在萌颖: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防患未然的重要性。
- 我昔常登临,徘徊爱晴景:诗人的游历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生活的闲适。
- 片雨西北来,风雷变俄顷:自然变化的瞬息万变,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 疾行下危磴,屦脱不及整:旅途中的急促与不便,展现了艰难的行程。
- 沾濡入舟中,幼子喜抱颈:家庭温情的瞬间,闪现出对孩子的关爱与责任。
- 问我适何之,衣湿不太冷:生活的琐碎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昨暮泊其阳,月黑夜正永: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增添了旅途的思考。
- 雁从沙际鸣,旅枕自耿耿:孤独的旅途,唤起对归乡的渴望。
- 平明夹橹去,庙树耸寒岭: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美丽与艰辛。
- 举首生白云,飘摇水中影:意象的升华,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意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如“沾濡入舟中”表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较为整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庭的珍视,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军:象征孤独与无助。
- 瓜步山:代表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
- 细雨:象征生命中的细微变化,预示着情感的波动。
- 幼子:象征家庭的温暖与责任。
- 白云:代表自由与向往,隐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魏武”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刘备
- C. 孙权
-
诗中“沾濡入舟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
- C. 期待
-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 A. 自然、历史、家庭
- B. 战争、胜利、荣耀
- C. 友情、爱情、亲情
答案:
- A. 曹操
- B. 无奈
- A. 自然、历史、家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孤独的旅途与自然的壮丽,但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情感基调与梅尧臣有相似之处,但用词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梅尧臣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