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别马巴州(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
时间: 2025-01-27 03:15: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寄别马巴州(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
——杜甫
勋业终归马伏波,
功曹非复汉萧何。
扁舟系缆沙边久,
南国浮云水上多。
独把鱼竿终远去,
难随鸟翼一相过。
知君未爱春湖色,
兴在骊驹白玉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马伏波的勋业最终将归于他,功曹的地位不再是汉朝的萧何那样。我的小船在沙滩边停留已久,南方的天空浮云多,而水面则波光粼粼。我独自持竿远去,难以像鸟儿那样自由飞翔。知道你并不喜爱春天湖泊的色彩,兴致在于那骊驹和白玉的车辙。
注释
- 马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因其平定南方而得名,象征着功勋卓著。
- 萧何:指西汉著名的政治家萧何,因其在汉初辅佐刘邦建立政权而闻名。
- 扁舟:小船,诗中暗示作者的孤独与漂泊。
- 骊驹白玉珂:指华丽的马车,象征着荣华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风以沉郁顿挫、情感真挚著称,反映了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杜甫被贬至东川的时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惆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抱负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奉寄别马巴州》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杜甫通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祝福巧妙结合。诗的前两句以“马伏波”和“萧何”为引,传达出对功勋与地位的感慨,表明自己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南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感与不自由。
在后面的句子中,杜甫以“独把鱼竿”暗示自己追寻理想的艰难,难以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这表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对友人的关心,虽然知道朋友对春水湖色并不感兴趣,但他仍然希望用骊驹与白玉的意象来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勋业终归马伏波:表明马援的功勋最终归于后世,暗喻对功名的追求。
- 功曹非复汉萧何:说明当今的功曹地位无法比拟古代的伟人萧何,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 扁舟系缆沙边久:描绘作者的孤独处境,表明他在此地停留已久。
- 南国浮云水上多:描绘南方的自然风光,象征漂泊与无奈。
- 独把鱼竿终远去:表达作者独自追求理想的艰辛。
- 难随鸟翼一相过:感叹自己无法像鸟儿一样自由。
- 知君未爱春湖色:表明对朋友的了解,关心其情感。
- 兴在骊驹白玉珂:寄托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竿比作追求理想的工具,表现出艰辛与孤独。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勋业-功曹”、“浮云-水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展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伏波:象征功勋与历史的厚重。
- 萧何:象征成功与权力。
- 浮云:象征变化无常的命运。
- 鱼竿:象征追求与孤独。
- 骊驹白玉珂:象征美好而富贵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在诗中提到的“马伏波”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司马迁
B. 马援
C. 萧何 -
诗中“独把鱼竿”意指什么? A. 独自钓鱼
B. 追求理想的孤独
C. 享受生活 -
诗中“骊驹白玉珂”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荣华富贵
C. 失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反映了杜甫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情感更为细腻。
- 《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情感更加深刻。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