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讥时》

时间: 2025-01-11 02:04:58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

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

说英雄谁是英雄?

五眼鸡岐山鸣凤。

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仙子·讥时
作者: 张鸣善 〔元代〕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
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
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的不满与讽刺。诗中提到的“三公”象征着权力的最高层,而“万钟”则暗指丰厚的物质享受。接着,诗人指责那些胡言乱语的人们,这些人在当时社会中却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认为他们的言辞只是哄骗大众而已。接下来,诗人质疑真正的英雄是谁,提到“五眼鸡”和“岐山鸣凤”,暗示那些虚有其表的英雄,实际上并不值得称道。而最后两句则通过比喻,暗示了一些伪英雄的荒唐与不堪。


注释:

  • 铺眉苫眼:形容人装扮的夸张,指表面功夫。
  • 三公:指的是古代的三位大臣,象征权力。
  • 裸袖揎拳:形容张扬的姿态,准备出手。
  • 胡言乱语:指不负责任的言论。
  • 五眼鸡:比喻一些表面光鲜却没有实质的角色。
  • 岐山鸣凤:历史上有名的地方,象征名声显赫。
  • 两头蛇:比喻双面人、奸诈之人。
  • 卧龙:指诸葛亮,象征智慧。
  • 三脚猫:指技艺不高之人。
  • 渭水飞熊:比喻虚幻的英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鸣善是元代的诗人,以讽刺时政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风格犀利而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诗人对当时的状况感到失望,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假英雄和伪善者的讽刺与不满。


诗歌鉴赏:

《水仙子·讥时》是一首充满讽刺色彩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时政的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开头的“铺眉苫眼早三公”,通过对权力者的夸张描绘,揭示了他们的虚伪与奢靡,随后“裸袖揎拳享万钟”则更深刻地揭示了他们对财富的追求,而忽略了社会的真实需要。中间几句将“英雄”的定义进行重新审视,质疑真正的英雄到底是谁,通过“胡言乱语”来反映当时社会对英雄的误解和扭曲。后半部分的比喻更是精妙,通过“南阳卧龙”和“渭水飞熊”,暗示那些名声显赫却实际上并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展现出社会对真正英雄的无知与冷漠。总之,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与独特的艺术表达,成为元代讽刺诗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铺眉苫眼早三公:描绘权力者的表面形象,暗含对其虚假的批评。
  2. 裸袖揎拳享万钟:象征着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表达出对物质享乐的讽刺。
  3. 胡言乱语成时用:对当时社会言论的嘲讽,认为这些无谓的言辞在当时却被广泛接受。
  4. 大纲来都是哄:强调这些言论的虚假和欺骗性。
  5. 说英雄谁是英雄?:质疑真正的英雄,反映出对社会价值观的思考。
  6. 五眼鸡岐山鸣凤:用比喻指代那些表面光鲜的英雄,实际上毫无价值。
  7. 两头蛇南阳卧龙:比喻那些双面人的狡诈与伪装。
  8. 三脚猫渭水飞熊:描绘一些技艺平庸的人,体现出对虚伪英雄的讽刺。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夸张及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虚假英雄与权力者的讽刺,揭示了社会的伪善与腐败,表达了诗人对真英雄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公:权力的象征。
  • 万钟:象征财富。
  • 英雄:社会理想与价值的象征。
  • 五眼鸡、两头蛇:伪英雄与双面人的象征。

这些意象在诗中构成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公”指的是哪个群体?
    A. 普通百姓
    B. 权力者
    C. 文人雅士
    D. 农民

  2. “胡言乱语成时用”中“时用”指的是什么?
    A. 应用的技术
    B. 当时流行的言论
    C. 诗歌的节奏
    D. 社会的风俗

  3. 诗中提到的“五眼鸡”象征着什么?
    A. 真正的英雄
    B. 伪善的角色
    C. 普通人
    D. 学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映。
  • 李白《将进酒》:对英雄豪情的赞美与反思。

诗词对比

  • 张鸣善的《水仙子·讥时》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对社会伪善的讽刺,后者则强调豪放的英雄气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对英雄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