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公游龙门光以室家病不获参陪献诗十六韵》

时间: 2025-02-04 16:07:54

旄节拥凭熊,逶迤向鉴龙。

顺成时过蜡,闭塞令行冬。

雪龚痕犹湿,梅林思已浓。

传呼空谷应,前导白云逢。

飞盖多邀客,停车数问农。

禹功双壁断,佛劫万龛重。

绝顶标孤刹,疏林透远钟。

气蒸泉郁郁,棋局移依石,茶炉坐荫松。

醉醒皆众共,小大尽公从。

顾以私恩累,难追胜赏踪。

原思初不病,叔夜亦非庸。

稽古惭经笥,摛华怯笔锋。

会须参后乘,异日侍从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旄节拥凭熊,逶迤向鉴龙。
顺成时过蜡,闭塞令行冬。
雪龚痕犹湿,梅林思已浓。
传呼空谷应,前导白云逢。
飞盖多邀客,停车数问农。
禹功双壁断,佛劫万龛重。
绝顶标孤刹,疏林透远钟。
气蒸泉郁郁,棋局移依石,
茶炉坐荫松。
醉醒皆众共,小大尽公从。
顾以私恩累,难追胜赏踪。
原思初不病,叔夜亦非庸。
稽古惭经笥,摛华怯笔锋。
会须参后乘,异日侍从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龙门的情景。旄节(指旗帜)在熊的背上摇曳,蜿蜒的道路通向龙门的湖泊。冬天的寒冷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雪水的痕迹尚且湿润,梅林中的思绪却愈发浓厚。呼喊在空谷中回响,白云恰好伴随前行。飞盖(车盖)上有许多客人,停车时也向农人询问。大禹的功绩将双壁切断,佛教的劫难使得万千佛龛重重叠叠。山顶上矗立着孤独的寺庙,疏林中透出遥远的钟声。气蒸泉水雾气弥漫,棋局在石旁变换,茶炉下坐着松树的荫影。醉醒之际,大家共同享受,大小皆成公私之事。回顾私恩的累赘,难以追寻那份最初的荣耀。原本以为自己并未生病,叔夜(指王叔夜)也并非庸才。追溯古今让我感到惭愧,书写华美的诗句却又害怕笔锋。最终要等到适合的时机,才会愉快地侍奉于后。

注释:

  • 旄节:古代军旗的装饰,象征军队的威仪。
  • :此处可能是指一种大旗或标志。
  • :指蜡烛,象征时间的流逝。
  • 雪龚:指雪水的痕迹。
  • 梅林:梅花树林,象征着清雅和孤高的品格。
  • 飞盖:指华丽的车盖。
  • 禹功:大禹治水的功绩。
  • 佛劫:指佛教的劫难和灾难。
  • 绝顶:山顶,象征着高耸和孤独。
  • 气蒸泉:泉水蒸腾,气氛湿润。
  • 棋局:象征智谋、变化和人生的博弈。
  • 叔夜:指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象征着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的诗词多反映其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怀,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司马光病重之时,他由于身体的原因未能随同友人游览,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游览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游览龙门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示了诗人心中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与思考。比如“雪龚痕犹湿,梅林思已浓”一句,表现了冬天的寒冷与梅花的坚韧,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守。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游览过程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与对往昔的思索,诗人虽身处病榻,却仍能与友共享欢乐,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与人性之美。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反思。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共鸣,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诗人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色,更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旄节拥凭熊,逶迤向鉴龙:开头两句描绘了壮丽的景象,旄节在风中摇曳,表明诗人对景色的赞美。
  • 顺成时过蜡,闭塞令行冬:冬天的冷空气让时间流逝得更快,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雪龚痕犹湿,梅林思已浓:雪水尚未干,梅林的思绪却愈加深厚,表现出自然与人心的相互影响。
  • 传呼空谷应,前导白云逢:呼喊在空谷中回响,白云伴随,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飞盖多邀客,停车数问农:车中有很多客人,停车时向农人询问,体现出人际之间的交流。
  • 禹功双壁断,佛劫万龛重:历史文化的交融,大禹治水的功绩与佛教的传承相结合,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 绝顶标孤刹,疏林透远钟:山顶的孤庙与远处的钟声,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 气蒸泉郁郁,棋局移依石:泉水蒸腾,棋局变幻,象征着生活的变迁与不确定性。
  • 茶炉坐荫松:茶炉下的松树荫影,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景。
  • 醉醒皆众共,小大尽公从:人与人之间的共鸣,表现出友情的真挚。
  • 顾以私恩累,难追胜赏踪:反思私恩的束缚,难以追寻过去的荣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 原思初不病,叔夜亦非庸:自我反省,表明对自己和历史人物的重新认识。
  • 稽古惭经笥,摛华怯笔锋: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自己才华的谦卑。
  • 会须参后乘,异日侍从容:期待未来的时机,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气蒸泉郁郁”来比喻环境的湿润,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 拟人:通过“雪龚痕犹湿”来表现自然的生动,增强了画面的生气。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表现了诗人对游历的渴望、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自然与人、历史与今的联系,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旄节:象征荣耀与威仪。
  • 梅林:象征坚韧与清高。
  • 白云:象征自由与梦想。
  • 孤刹:象征孤独与宁静。
  • 棋局:象征人生的复杂与策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盖”指的是什么?

    • A. 车盖
    • B. 房顶
    • C. 书籍
    • D. 画框
  2. “雪龚痕犹湿,梅林思已浓”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孤独
    • C. 思念
    • D. 愉悦
  3. 诗人提到的“绝顶标孤刹”象征什么?

    • A. 人生的孤独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谊的深厚
    • D. 财富的象征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司马光的诗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而司马光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资治通鉴》相关注释书籍

相关诗句

旄节拥凭熊,逶迤向鉴龙。下一句是什么

顺成时过蜡,闭塞令行冬。上一句是什么

顺成时过蜡,闭塞令行冬。下一句是什么

雪龚痕犹湿,梅林思已浓。上一句是什么

雪龚痕犹湿,梅林思已浓。下一句是什么

传呼空谷应,前导白云逢。上一句是什么

传呼空谷应,前导白云逢。下一句是什么

飞盖多邀客,停车数问农。上一句是什么

飞盖多邀客,停车数问农。下一句是什么

禹功双壁断,佛劫万龛重。上一句是什么

禹功双壁断,佛劫万龛重。下一句是什么

绝顶标孤刹,疏林透远钟。上一句是什么

绝顶标孤刹,疏林透远钟。下一句是什么

气蒸泉郁郁,棋局移依石,上一句是什么

气蒸泉郁郁,棋局移依石,下一句是什么

茶炉坐荫松。上一句是什么

茶炉坐荫松。下一句是什么

醉醒皆众共,上一句是什么

旄节拥凭熊,下一句是什么

逶迤向鉴龙。上一句是什么

逶迤向鉴龙。下一句是什么

顺成时过蜡,上一句是什么

顺成时过蜡,下一句是什么

闭塞令行冬。上一句是什么

闭塞令行冬。下一句是什么

雪龚痕犹湿,上一句是什么

雪龚痕犹湿,下一句是什么

梅林思已浓。上一句是什么

梅林思已浓。下一句是什么

传呼空谷应,上一句是什么

传呼空谷应,下一句是什么

前导白云逢。上一句是什么

前导白云逢。下一句是什么

飞盖多邀客,上一句是什么

飞盖多邀客,下一句是什么

停车数问农。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