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处士游吴越》
时间: 2025-01-22 09:49: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卢处士游吴越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羡君东去见残梅,
唯有王孙独未回。
吴苑夕阳明古堞,
越宫春草上高台。
波生野水雁初下,
风满驿楼潮欲来。
试逐渔舟看雪浪,
几多江燕荇花开。
白话文翻译:
羡慕你东行去见那残余的梅花,
唯独王孙还未归来。
吴苑的夕阳照亮古老的城墙,
越宫的春草在高台上生长。
波澜在野水中涌起,雁群初次降落,
风在驿楼中呼啸,潮水即将涌来。
不妨追随渔舟去看那雪白的浪花,
有多少江燕与水草花儿盛开。
注释:
- 羡君: 羡慕你,指诗中的友人卢处士。
- 王孙: 指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暗指仍未归来的朋友。
- 吴苑: 指吴地的园林。
- 高台: 高处的平台,这里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波生: 水面上生起波浪。
- 雁初下: 大雁刚刚飞降。
- 驿楼: 旅途中休息的楼房。
- 潮欲来: 潮水即将涌来,暗示自然的变化。
典故解析:
“王孙”一词来源于《诗经》,通常用以指代贵族子弟或高雅之人。诗中提到的吴地与越地,历史上曾为春秋时期的两个重要国家,诗人通过这些地名唤起了人们对古典文化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66年),字飞卿,号青山,晚唐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对后世的词作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送卢处士游吴越》写于温庭筠与卢处士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此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谊与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人以“羡君东去见残梅”开篇,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吴越的羡慕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吴苑夕阳、古堞,以及越宫春草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波生野水雁初下”描绘了水面上波动与雁群降落的生动场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的动态之美。而“风满驿楼潮欲来”则运用了对比,展现了即将到来的潮水与悠闲的渔舟之间的关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诗人借助自然景物,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羡君东去见残梅:羡慕你去东边看那残余的梅花,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羡慕。
- 唯有王孙独未回:唯有王孙还未归来,暗含对朋友归来的期待。
- 吴苑夕阳明古堞:描写吴地的美丽景色,夕阳照映在古老的城墙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越宫春草上高台:越宫的高台上春草蓬勃生长,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
- 波生野水雁初下:野水中波动,雁群刚刚降落,展现生动的自然景象。
- 风满驿楼潮欲来:风在驿楼中呼啸,潮水即将到来,暗示自然的变化。
- 试逐渔舟看雪浪:不妨追随渔舟去看那雪白的浪花,渔舟象征着自由与闲适。
- 几多江燕荇花开:多少江燕与水草花儿盛开,展现丰富的自然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波生野水”和“风满驿楼”,形成和谐的对比。
- 比喻:以“雪浪”比喻浪花的洁白,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友人的出行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然的热爱。主题思想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残梅: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
- 夕阳:代表了生命的余晖和美好的回忆。
- 春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雁:象征着归属与团圆。
- 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朋友卢处士
C. 其他贵族子弟
D. 未提及 -
诗中“吴苑夕阳明古堞”描绘了哪个时段的景色?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
诗中提到的“雪浪”是指: A. 雪花
B. 浪花的洁白
C. 冰雪
D. 白色的海洋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江雪》 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温庭筠与李白: 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温庭筠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景色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研究》
- 《唐代诗人风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