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雪窦山奉慈禅院》

时间: 2025-01-10 22:45:37

白云堆里笑呵呵,上接天衢不较多。

翠锁亭台山月冷,香风吹裓尽莎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云堆里笑呵呵,上接天衢不较多。 翠锁亭台山月冷,香风吹裓尽莎罗。

白话文翻译:

在白云堆积的地方笑声连连,仿佛直通天际的大道并不遥远。 翠绿的亭台在山月的映照下显得冷清,香风轻拂,吹散了莎罗的芬芳。

注释:

  • 白云堆:形容山高,云雾缭绕。
  • 笑呵呵:形容心情愉快,笑声不断。
  • 天衢:天上的大道,比喻极高的地方。
  • 翠锁:形容亭台楼阁被翠绿的植物环绕。
  • 山月冷:山间的月光显得清冷。
  • 香风:带有香气的风。
  • 裓:古代指衣襟。
  • 莎罗:一种植物,这里指莎草的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舒亶(1041-1103),字公度,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雪窦山奉慈禅院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舒亶在游览雪窦山奉慈禅院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禅意的领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象,通过“白云堆”、“天衢”、“翠锁亭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远、清幽的氛围。诗中的“笑呵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超脱,而“山月冷”和“香风吹裓尽莎罗”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与淡泊的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意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白云堆里笑呵呵”,通过“白云堆”形容山的高远,而“笑呵呵”则表达了作者的愉悦心情。
  • 第二句“上接天衢不较多”,用“天衢”比喻山的高耸,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超脱。
  • 第三句“翠锁亭台山月冷”,通过“翠锁”形容亭台的静谧,而“山月冷”则加深了这种清幽的氛围。
  • 第四句“香风吹裓尽莎罗”,用“香风”和“莎罗”描绘了山中的香气,增添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衢”比喻山的高耸。
  • 拟人:如“笑呵呵”赋予了白云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翠锁亭台”与“香风吹裓”形成了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禅意的领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 白云堆:象征高远和超脱。
  • 天衢:象征极高的地方和神圣。
  • 翠锁亭台:象征静谧和安宁。
  • 山月冷:象征清幽和淡泊。
  • 香风:象征自然的香气和宁静。
  • 莎罗:象征自然的芬芳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天衢”比喻什么? A. 山的高耸 B. 天上的大道 C. 神圣的地方 D. 高远的云雾

  2. 诗中的“笑呵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A. 悲伤 B. 愤怒 C. 愉悦 D. 忧郁

  3. 诗中的“翠锁亭台”形容了什么? A. 亭台的静谧 B. 亭台的华丽 C. 亭台的古老 D. 亭台的热闹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描绘了山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舒亶的《上雪窦山奉慈禅院》都描绘了山中的景象,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而舒亶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禅意的领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舒亶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