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渡口有作》

时间: 2025-01-11 01:57:56

渡口人疏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

残云右倚江都树,远水南回建业船。

山引乱猿嗥古寺,电驱甘雨过间田。

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直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渡口人疏黯翠烟,
登临犹喜夕阳天。
残云右倚江都树,
远水南回建业船。
山引乱猿嗥古寺,
电驱甘雨过间田。
季鹰死后无归客,
江上鲈鱼不直钱。

白话文翻译:

渡口的人很少,只有一片苍翠的烟雾,
我登高远望,仍然欢喜于夕阳的天空。
残云斜倚在江边的树上,
远处的水流向南,驶向建业的船只。
山中传来乱猿的哀鸣,回荡在古老的寺庙,
电闪雷鸣,甘霖降临,淋湿了田间的土地。
季鹰死后,再没有归来的旅客,
江面上的鲈鱼,价格也不再如以前那样贵重。

注释:

  • 疏黯:人烟稀少,景色阴沉。
  • 夕阳天:夕阳下的天空,象征美好与宁静。
  • 残云:残留的云彩,给人以孤独之感。
  • 建业船:指向南方的船只,建业是古地名。
  • 乱猿嗥:猿猴的叫声,象征自然的荒凉。
  • 甘雨:滋润的雨水,象征丰收。
  • 季鹰:指季鹰(季子),寓意归客的离去。
  • 鲈鱼:指江中的鱼,象征生活的富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语言简练却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渡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淡薄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狼山渡口有作》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深刻感受。开篇以“渡口人疏黯翠烟”引入,描绘了一个人烟稀少、景色苍凉的渡口,营造出一种孤独感。随着诗句的推进,夕阳的美丽与宁静让诗人内心有所慰藉,尽管周围环境显得冷清。这种对比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情淡薄的无奈。

接下来的描写中,残云、南回的水流、山间的猿鸣等意象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自然画卷,突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尤其是“季鹰死后无归客”,更是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升华到一种普遍的存在感,表现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丝丝的惆怅与思考,最终回归到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渡口人疏黯翠烟:描绘渡口的冷清与环境的幽暗。
  2. 登临犹喜夕阳天:尽管环境冷清,诗人依然因夕阳的美丽而感到快乐。
  3. 残云右倚江都树:残留的云彩依靠在江边的树上,增添了孤独的气氛。
  4. 远水南回建业船:船只驶向南方,象征着远方的希望。
  5. 山引乱猿嗥古寺:猿鸣声传来,打破了宁静,表现出自然的喧嚣。
  6. 电驱甘雨过间田:突如其来的甘霖滋润了田地,象征着生活的希望。
  7. 季鹰死后无归客:表达了时间无情,离去的客人再也无法归来。
  8. 江上鲈鱼不直钱:生活的富裕与困境,反映出市场的变化。

修辞手法

  • 对比:环境的冷清与自然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云彩、雨水等自然元素被赋予情感。
  • 象征:鲈鱼象征生活的富裕,季鹰象征离别与孤独。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渡口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情淡薄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渡口:象征着人生的转折点与选择。
  • 夕阳:象征着美好与宁静的时光。
  • 残云:象征着过往与失落。
  • 猿鸣:象征着自然的荒凉与孤独。
  • 甘雨: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鲈鱼:象征着生活的富裕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渡口人疏”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热闹的渡口
    • B. 冷清的渡口
    • C. 美丽的夕阳
    • D. 古老的寺庙
  2. “季鹰死后无归客”中“季鹰”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位诗人
    • C. 一位客人
    • D. 一段历史
  3. 诗中“江上鲈鱼不直钱”反映了什么?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困境
    • C. 自然美好
    • D. 人情冷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夏竦《狼山渡口有作》与杜甫《登高》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并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夏竦的诗更侧重于孤独感,而杜甫则是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