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二十五首》
时间: 2025-01-27 04:28: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缫丝未缘鱼,有丝生网心。弦木以为弧,鸟兽不安林。大钧本无事,物类亦愔愔。谁令一机骇,万变起相寻。焚木岂人火,弃沙非外金。如何巧诈子,尚欲峻而深。
白话文翻译:
缫丝时还未遇到鱼,但心中已生出织网的念头。用弦木制成弓,使得鸟兽在林中不安。大自然原本平静无事,万物也都安详。是谁让一个机关惊动,引发万般变化相互追逐。焚烧木材难道是人为的火,抛弃沙子并非外来的金。为何那些巧诈之人,还想要更加险恶和深沉。
注释:
- 缫丝:指缫丝的过程,即从蚕茧中抽出丝线。
- 缘鱼:遇到鱼,这里比喻意外的遭遇。
- 网心:心中已有织网的念头,比喻预谋或计划。
- 弦木:用弦绷紧的木头,指制作弓的过程。
- 弧:弓的形状。
- 大钧:指大自然,钧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里比喻大自然的平衡和稳定。
- 愔愔:安静、平和的样子。
- 一机:一个机关,比喻一个触发点或事件。
- 万变:指各种变化。
- 焚木:焚烧木材。
- 人火:人为的火。
- 弃沙:抛弃沙子。
- 外金:外来的金子。
- 巧诈子:指狡诈的人。
- 峻而深:险恶和深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感遇二十五首》是他在特定时期对社会现象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张耒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心险恶的深刻观察和批判。通过自然与人为的对照,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缫丝、弦木等具体事物的描绘,隐喻了人心中的预谋和计划,以及这些计划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诗中“大钧本无事,物类亦愔愔”一句,强调了大自然的原本平静和万物的安详,与后文的“谁令一机骇,万变起相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为因素对自然和社会秩序的破坏。最后两句“如何巧诈子,尚欲峻而深”则是对那些狡诈之人的严厉批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缫丝未缘鱼,有丝生网心:缫丝时还未遇到鱼,但心中已生出织网的念头。这里通过缫丝和织网的比喻,暗示了人心中的预谋和计划。
- 弦木以为弧,鸟兽不安林:用弦木制成弓,使得鸟兽在林中不安。这里通过弦木和弓的比喻,暗示了人为的武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 大钧本无事,物类亦愔愔:大自然原本平静无事,万物也都安详。这里强调了大自然的原本状态和万物的安详。
- 谁令一机骇,万变起相寻:是谁让一个机关惊动,引发万般变化相互追逐。这里通过“一机”和“万变”的对比,突出了人为因素对自然和社会秩序的破坏。
- 焚木岂人火,弃沙非外金:焚烧木材难道是人为的火,抛弃沙子并非外来的金。这里通过焚木和弃沙的比喻,暗示了人为的破坏和浪费。
- 如何巧诈子,尚欲峻而深:为何那些巧诈之人,还想要更加险恶和深沉。这里对那些狡诈之人的严厉批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缫丝、弦木、大钧等具体事物的比喻,隐喻了人心中的预谋和计划,以及这些计划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 对比:通过自然与人为的对照,突出了人为因素对自然和社会秩序的破坏。
- 拟人:将大自然和万物赋予人的情感和状态,如“大钧本无事,物类亦愔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动荡和人心险恶的深刻观察和批判。通过自然与人为的对照,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缫丝:象征着勤劳和生产。
- 弦木:象征着武器和破坏。
- 大钧:象征着大自然的平衡和稳定。
- 一机:象征着触发点和事件。
- 焚木:象征着破坏和浪费。
- 巧诈子:象征着狡诈和险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缫丝未缘鱼,有丝生网心”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A. 缫丝时还未遇到鱼,但心中已生出织网的念头。 B. 缫丝时遇到了鱼,但心中没有织网的念头。 C. 缫丝时还未遇到鱼,心中也没有织网的念头。 D. 缫丝时遇到了鱼,心中已生出织网的念头。
-
诗中“大钧本无事,物类亦愔愔”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A. 大自然原本平静无事,万物也都安详。 B. 大自然原本有事,万物也都安详。 C. 大自然原本平静无事,万物也都不安。 D. 大自然原本有事,万物也都不安。
-
诗中“如何巧诈子,尚欲峻而深”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A. 为何那些巧诈之人,还想要更加险恶和深沉。 B. 为何那些巧诈之人,还想要更加善良和浅显。 C. 为何那些巧诈之人,还想要更加险恶和浅显。 D. 为何那些巧诈之人,还想要更加善良和深沉。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耒的其他《感遇》系列诗作,如《感遇二十五首》中的其他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是通过自然与人为的对照,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感遇二十五首》与苏轼的《题西林壁》在主题上相似,都是通过自然与人为的对照,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对人心险恶的批判,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张耒诗集》:收录了张耒的全部诗作,可以全面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代表作,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