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陈内翰去非三首》

时间: 2025-01-27 04:04:04

梦犹生花笔,祥开视草儒。

奉天专仰陆,元佑只传苏。

莲影光分烛,丝纹细结絇。

禁中颇牧在,夙夜赞神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陈内翰去非三首
作者: 朱翌

梦犹生花笔,祥开视草儒。
奉天专仰陆,元佑只传苏。
莲影光分烛,丝纹细结絇。
禁中颇牧在,夙夜赞神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陈内翰离去的感慨。第一句“梦犹生花笔”意指梦中仍有灵感迸发,仿佛花开般美好;“祥开视草儒”则表达出对有才之士的赞美和期待。接着提到“奉天专仰陆”,表示对陆游的崇敬,“元佑只传苏”则强调苏轼的影响力。后半部分“莲影光分烛”展现了莲花的清雅和照亮的气氛;“丝纹细结絇”传达出细腻的工艺与心思。“禁中颇牧在”暗示着在禁中仍有思考,最后一句“夙夜赞神谟”表达了对理想和智慧的赞美与追求。

注释:

  • 梦犹生花笔:梦中有灵感如花般绽放,形容创作的灵感。
  • 祥开视草儒:祥和的景象中,看到有才学的人。
  • 奉天专仰陆:奉天之意,专心仰慕陆游。
  • 元佑只传苏:元佑年间,苏轼的影响力巨大。
  • 莲影光分烛:莲花的影子映照着烛光,象征清雅。
  • 丝纹细结絇:细腻的丝线编织,象征精致与用心。
  • 禁中颇牧在:在禁中有人思考和探索。
  • 夙夜赞神谟:日夜赞美智慧与理想。

典故解析:

  • 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以豪放的爱国情怀著称。
  • 苏轼:北宋文学家,兼具政治家、书法家等身份,作品影响深远。
  •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盛行的时代,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感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陈内翰离去之际,表达了对他的景仰与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与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朱翌的《贺陈内翰去非三首》是一首充满抒情与思考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还蕴含了对当时文人风范的崇敬。开篇“梦犹生花笔”便以梦中灵感的生动比喻引入,给人一种艺术创作的浪漫情怀。接着,诗人以陆游与苏轼为例,展示了对两位文学巨匠的崇敬和仰慕,表明了自己的文学追求与理想。

后面的意象如“莲影”和“丝纹”则使全诗充满了清雅的气息,代表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文化艺术精致的追求。结尾的“夙夜赞神谟”更是强调了理想的崇高与追求的恒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风格优雅,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感慨,又有对文学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采,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犹生花笔:梦中仍有生动的灵感涌现,暗示诗人的创作热情。
  2. 祥开视草儒:在美好的环境中,看到有才华的人,反映出对人才的欣赏。
  3. 奉天专仰陆:表达对陆游的崇敬,突显出诗人对国家和文化的关注。
  4. 元佑只传苏:强调苏轼的影响深远,暗示诗人也希望能有所传承。
  5. 莲影光分烛:象征着清雅与智慧,展现出诗人的艺术追求。
  6. 丝纹细结絇:细腻的工艺隐喻着诗人的用心与追求精致的态度。
  7. 禁中颇牧在:表达出在禁中仍有人思考,反映出对理想的坚持。
  8. 夙夜赞神谟:日夜赞美智慧与理想,突显出诗人对追求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犹生花笔”,将灵感与花朵相提并论,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如“莲影光分烛,丝纹细结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文化理想的追求展开,展现了诗人对才华与理想的崇拜,以及在文学艺术上不断追求的精神。

意象分析:

  • :象征灵感与创造力。
  • 莲花:象征纯洁、高雅,代表诗人的理想。
  • 蜡烛:象征智慧与启迪,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位文学巨匠分别是谁?

    • A. 李白与杜甫
    • B. 陆游与苏轼
    • C. 白居易与王维
    • D. 孟浩然与王勃
  2. “梦犹生花笔”中的“生花”指的是什么?

    • A. 出现灵感
    • B. 花开繁盛
    • C. 梦境美好
    • D. 笔墨生辉
  3. 诗中的“莲影光分烛”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黑暗与迷茫
    • B. 清雅与智慧
    • C. 友情与思念
    • D. 财富与权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情感与思考。
  • 苏轼的《水调歌头》:展现对理想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比较朱翌与陆游的作品,陆游的诗中常有激昂的爱国情怀,而朱翌则更多表现出对理想与文化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朱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