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时间: 2025-01-11 08:09:57

佳名望夫处,苔藓封孤石。

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规夜啼江树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夫石 武元衡 〔唐代〕 佳名望夫处,苔藓封孤石。 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规夜啼江树白。

白话文翻译:

在这著名的望夫石所在之处,孤石被苔藓覆盖。 水天一色,万里无垠,巴江之上,暮云呈现出碧蓝色。 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点,子规鸟在夜晚啼叫,使得江边的树木显得更加苍白。

注释:

  • 佳名:指著名的、有名的地方。
  • 望夫处:指望夫石所在的地方,传说中妻子望夫归来的地方。
  • 苔藓封孤石:孤石被苔藓覆盖,形容时间的久远和孤寂。
  • 巴江:指流经四川盆地的长江。
  • 湘妃:传说中的舜帝的妃子,因思念舜帝而泣泪成竹斑。
  • 子规:即杜鹃鸟,传说中的啼声哀怨,常用来象征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通过望夫石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武元衡游历巴江时所作,通过望夫石的传说,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望夫石为切入点,通过苔藓封孤石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情感。水天一色的景象,巴江暮云的碧蓝,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湘妃泣竹和子规夜啼的典故,增添了诗中的哀怨和凄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名望夫处,苔藓封孤石。”:开篇点明地点和主题,苔藓封孤石的描绘,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和孤独的氛围。
  • “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通过水天一色的景象,展现了空间的辽阔,暮云的碧蓝则增添了诗中的色彩和情感。
  •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规夜啼江树白。”:运用典故,湘妃泣竹和子规夜啼的意象,加深了诗中的哀怨和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苔藓封孤石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情感。
  • 拟人:湘妃泣竹和子规夜啼的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望夫石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苔藓、孤石、水天、暮云、湘妃、竹斑、子规、江树。
  • 详细解释:苔藓和孤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水天和暮云展现空间的辽阔和色彩,湘妃和竹斑、子规和江树则增添了诗中的哀怨和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望夫处”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望夫石所在的地方 B. 巴江 C. 湘妃竹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湘妃泣下竹成斑”涉及哪个典故? A. 舜帝和湘妃 B. 子规啼血 C. 望夫石 答案:A

  3. 诗中的“子规夜啼江树白”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通过望岳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望岳》相比,武元衡的《望夫石》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典故的运用。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武元衡的《望夫石》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沉和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诗人的代表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