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吟》

时间: 2025-01-08 19:00:36

世人纷华都不见,眼前惟见读书尊。

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

少日只知艰险事,老年方识太平身。

家风幸有儿孙继,足以无心伴白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暮吟 邵雍 〔宋代〕 世人纷华都不见,眼前惟见读书尊。 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 少日只知艰险事,老年方识太平身。 家风幸有儿孙继,足以无心伴白云。

白话文翻译:

在岁末吟咏这首诗,邵雍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读书的尊崇。他认为世人所追求的繁华都已不再吸引他,眼前只有读书显得尤为尊贵。尽管生活中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他仍然保持着警惕和谨慎,尤其是在三十岁之前,他经历了许多艰辛。年轻时只知道世事的艰险,到了老年才真正体会到平静安详的生活。幸运的是,他的家风能够被儿孙继承,这让他可以无忧无虑地与白云为伴。

注释:

  • 纷华:指世间的繁华和纷扰。
  • 读书尊:对读书的尊重和推崇。
  • 惊惕:警惕和小心。
  • 苦辛:辛苦和艰难。
  • 太平身:指平静安详的生活状态。
  • 家风:家族的传统和风尚。
  • 无心伴白云:形容心境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

诗词背景:

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岁暮吟》这首诗反映了邵雍晚年的心境,他在经历了世事的纷扰和个人的艰辛后,更加珍视内心的平静和家族的传承。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岁末,邵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表达了对读书和家族传统的重视。

诗歌鉴赏:

邵雍的《岁暮吟》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淡泊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诗中,“世人纷华都不见,眼前惟见读书尊”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读书的极高推崇。这种态度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随后的诗句“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则透露了诗人年轻时的艰辛经历和对未来的谨慎态度。到了晚年,诗人终于体会到“太平身”的宁静,这种转变是诗人一生经历的总结。最后,诗人欣慰于家风的传承,可以“无心伴白云”,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 首句“世人纷华都不见,眼前惟见读书尊”,通过对比世人的繁华与读书的尊贵,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重视和对世俗的超然。
  • “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这两句回顾了诗人年轻时的艰难经历,以及对未来的警惕。
  • “少日只知艰险事,老年方识太平身”,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认知和老年时的体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家风幸有儿孙继,足以无心伴白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欣慰,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世人纷华都不见”与“眼前惟见读书尊”,“少日只知艰险事”与“老年方识太平身”,增强了表达效果。
  • 排比:“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通过排比强调了诗人年轻时的艰辛。

主题思想:

《岁暮吟》的中心思想是诗人对读书的尊崇、对世俗的超然、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读书尊:象征着知识和修养。
  • 白云: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人纷华都不见”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世俗的超然 C. 对读书的轻视 D. 对家族的忽视

  2. “老年方识太平身”中的“太平身”指的是什么? A. 平静的生活 B. 富裕的生活 C. 忙碌的生活 D. 孤独的生活

  3. 诗的最后一句“足以无心伴白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与世隔绝 B. 与白云为伴 C. 与儿孙共处 D. 与书籍为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的忧虑。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

诗词对比:

  • 邵雍的《岁暮吟》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但邵雍的诗更加超然,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加忧国忧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邵雍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