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带花》
时间: 2025-01-11 09:02: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御带花
作者: 欧阳修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
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
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虎腾掷。
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
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
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
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白话文翻译:
青春在哪里能找到美好的风光?只在京城的元宵节最受宠爱。
五彩缤纷的缯帛,搭建成一幅山峰的屏风,半空中金色和碧色交相辉映。
华丽的灯笼和银色的灯光,照耀着绛色的帷幕,龙虎在空中飞腾舞动。
沙堤的远方,装饰精美的车轮和毂争先恐后地驶向五王的宅邸。
繁华热闹的白天,乐府的神女们齐聚,海洞的仙客也来了。
香气飘荡,翠绿摇曳,手挽着手一路歌唱,走在繁华的街道上。
月光淡薄,寒气轻盈,渐渐向清晨的漏声变得寂静。
当年年轻时,狂热的心情依然未尽,怎能不醉而归呢?
注释:
- 元夕:指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庆祝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
- 万重缯彩:形容彩色缯帛的层次繁多,色彩鲜艳。
- 宝檠银釭:指华丽的灯笼。
- 五王宅:可能指当时的王侯贵族的住所,代表着繁华的生活。
- 乐府:古代一种音乐和诗歌的形式,通常与宴乐场合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流畅、寓意深远著称,尤其擅长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元宵节,诗中描绘了节日的繁华和欢乐,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御带花》是一首描绘元宵节盛况的诗作,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节日的热闹。诗人在开篇就以“青春何处风光好”引入,显示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追寻。元夕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跃然纸上,尤其是“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一句,展现了元宵节的绚丽与豪华,充满了视觉的冲击力。
整首诗在描绘节日盛况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青春的怀恋和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最后两句中提到的“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留恋以及对当下欢愉的享受。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又渗透出一丝淡淡的惆怅,显示出欧阳修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青春何处风光好”:表达对美好青春的追寻。
- “帝里偏爱元夕”:指元宵节在京城受到的特别重视。
- “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生动描绘了节日的绚丽景象。
- “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虎腾掷”:描写灯光闪烁,生机盎然的节日气氛。
- “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展现人们的热闹追逐与繁华景象。
-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乐队和神仙们的欢乐聚会,显示出节日的喜庆。
- “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描绘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
- “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随着夜晚的过去,景象逐渐安静下来。
- “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表达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欢聚时光的眷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重缯彩”形象地展现了节日的华丽。
- 对仗:多处的对仗工整,如“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虎腾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繁华和活力,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欢愉,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感伤。
意象分析:
- 青春:象征着美好、活力与希望。
- 元夕:代表着团圆、欢乐和节日的庆祝。
- 缯彩、灯笼:象征着繁华与热闹的生活。
- 月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元夕”指的是哪一天? A. 农历正月初一
B. 农历正月十五
C. 农历五月初五
D. 农历十月初一 -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万重缯彩”主要是为了表现____。
-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场景,表达了对青春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对 / 错)
答案:
- B
- 节日的繁华和热闹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的《虞美人》:同样表现了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欧阳修与李白的诗歌在表现青春与节日的主题上各有千秋,欧阳修注重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欧阳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