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日》
时间: 2025-01-11 05:23: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今日遁崖山,
望见龙舟咫尺间。
海上楼台俄已变,
河阳车驾不须还。
可怜羝乳烟横塞,
空想鹃啼月掩关。
人世流光忽如此,
东风吹雪鬓毛班。
白话文翻译:
去年今日我在遁崖山,
远远望见龙舟在眼前。
海上的楼台一下子就变了,
河阳的车驾也不再需要返回。
可怜那羝羊的乳汁在烟雾中横流,
空想那杜鹃在月下啼叫掩住关口。
人世的光阴怎么会如此流逝,
东风吹来,雪花纷飞,鬓发已是白色。
注释:
- 遁崖山:指隐居之地,象征逃避现实。
- 龙舟:古代水上交通工具,象征着希望与重聚。
- 楼台:象征繁华与变化,暗示时光流逝。
- 羝乳:指羔羊的乳汁,象征珍贵的东西。
- 鹃啼:杜鹃鸟的啼叫,常与思乡、离别相联系。
- 东风吹雪:描绘寒冷的冬季场景,象征岁月的无情。
典故解析:
- 龙舟:龙舟在古代常与节日和庆典相关,象征团圆与欢乐。
- 杜鹃啼:杜鹃鸟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思念故乡的象征,诗中提到杜鹃的啼叫,反映作者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以坚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品德闻名。文天祥在南宋灭亡后被元朝俘获,最终选择宁死不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后,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悲壮情怀。
诗歌鉴赏:
文天祥的《正月十三日》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诗词的韵律,意象丰富,情感深厚。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通过回忆去年的今日,拉开了时间的序幕,带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诗中提到“龙舟”和“楼台”,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无常。转而,诗人又用“可怜羝乳烟横塞”来表达对现实的深切感慨,显示出生活的苦涩与无奈。最后两句“人世流光忽如此,东风吹雪鬓毛班”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情共鸣,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悲伤,也让读者体会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年今日遁崖山:作者回忆去年同一天在遁崖山的情景,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 望见龙舟咫尺间:描绘当时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团圆。
- 海上楼台俄已变:表达时间的流逝与变化,隐喻人生无常。
- 河阳车驾不须还:表现对已逝时光的无奈与感慨。
- 可怜羝乳烟横塞:叹息生活的苦涩与无助。
- 空想鹃啼月掩关: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
- 人世流光忽如此:感叹人生短暂,流逝如烟。
- 东风吹雪鬓毛班:描绘岁月的无情,带来人生的苍老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龙舟”和“楼台”比喻人生的美好与变迁。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他作为民族英雄的悲壮情怀和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 羝乳:象征着珍贵而脆弱的生命。
- 龙舟:象征团圆与希望。
- 鹃啼:象征思乡与离愁。
- 东风与雪: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文天祥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龙舟”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希望与团圆
C. 离别 -
“东风吹雪鬓毛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年轻
B. 失落与苍老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正月十三日》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文天祥更多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悲痛与无奈,而杜甫则更注重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天祥诗词选》
- 《宋代文学概论》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天祥及其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