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息
作者: 陆游〔宋代〕
祷庙祈神望岁穰,今年中熟更堪伤。
百钱斗米无人要,贯朽何时发积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业歉收的无奈与哀伤。作者在庙宇中祈求丰收,但今年的收成让人更加痛心。即使是用一百文钱也换不到一斗米,何时才能发掘那已经腐朽的积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祷庙:在庙宇中祈祷,向神明祈求。
- 穰:丰收、丰盈的意思。
- 堪伤:值得人伤感、痛心。
- 百钱斗米:用一百文钱买不到一斗米,形容物价昂贵。
- 贯朽:腐朽的东西,积藏的财富已经腐烂。
- 发积藏:将积蓄发掘出来。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反映了当时农民对天灾人祸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沉重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北朝的分裂与南宋的建立,深受国家动乱的影响,其诗歌多为抒发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民生困苦的时代。农民因天灾、战乱而失去丰收的希望,陆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同情,以及对国家现状的不满与忧虑。
诗歌鉴赏:
《太息》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农民面临的艰难处境。诗的开头,作者在庙中祈求丰收,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宗教信仰与传统,而“今年中熟更堪伤”一句则直接揭露了现实的残酷。即使是对丰收的期待,也被现实的失望所压倒,情感的深邃与哲理的反思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下半部分,作者用“百钱斗米无人要”来形象地反映出经济的困境,物价飞涨使得农民无法维持生计,甚至连米都买不起,显示了社会的动荡与贫困。最后一句“贯朽何时发积藏”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财富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陆游的深厚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祷庙祈神望岁穰:在庙中祈求神明,希望今年能获得丰收。
- 今年中熟更堪伤:然而,今年的收成却让人更加伤感。
- 百钱斗米无人要:一百文钱也无法买到一斗米,生活极度困窘。
- 贯朽何时发积藏:腐朽的财富何时才能被挖掘出来,表达对未来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丰收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 夸张:如“百钱斗米”夸大了物价的高昂,突出农民的困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深切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危机和人们的无奈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庙:象征着人们对神明的依赖与希望。
- 米:代表生活的基本需求,反映出生活的困顿。
- 腐朽的积藏:象征着失去和无法实现的财富,暗示着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的《太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国忧民
B. 个人情感
C. 对爱情的思考 -
“百钱斗米无人要”表达了什么社会现象? A. 物价上涨
B. 农民的富裕
C. 经济繁荣 -
“贯朽何时发积藏”中的“贯朽”指的是什么? A. 新鲜的米
B. 腐烂的财富
C. 神明的帮助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民生困苦的关注,二者都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民众疾苦的同情,但陆游更侧重对农业经济困境的描绘,而杜甫则兼顾了自然环境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