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陈琯修职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陈氏源流远,吾犹及纪群。
昔惟知伯氏,今又识郎君。
后学尊师友,先贤贱艺文。
沧洲书册在,努力缉前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家渊源的赞叹,虽然他自认为与这个家族的关系尚浅,但仍然在努力追寻和学习。以前只知道伯氏,现在又认识了郎君(陈琯)。他尊重后来的学者和师友,而对老一辈的艺术文才则显得有些轻视。虽然沧洲的书籍依然存在,但他仍然在努力收集和整理这些前人的智慧。
注释:
- 陈氏源流远:陈家有着悠久的历史。
- 吾犹及纪群:我虽然与其关系尚浅,但仍然感到自豪。
- 昔惟知伯氏:过去只知道伯氏家族。
- 今又识郎君:现在又认识了郎君(即陈琯)。
- 后学尊师友:对后来的学者和朋友表示尊重。
- 先贤贱艺文:对古代的文人和艺术作品不太重视。
- 沧洲书册在:沧洲的书籍依然存在。
- 努力缉前闻:努力去整理和学习这些前人的知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文卿,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也会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刘克庄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与陈琯的交往中写下的,诗人通过对陈氏家族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对师友的尊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学习和传承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答陈琯修职》是一首典雅而深邃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陈琯的尊重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诗的开头以“陈氏源流远”引入,强调了陈家悠久的历史,接着通过“吾犹及纪群”表达了自己与这个家族关系的微弱,却又充满自豪感。这种微妙的情感设定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回忆起自己从只知伯氏到如今认识郎君的过程,体现了人际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后学尊师友,先贤贱艺文”,则表明了诗人对后辈学者的尊重,同时也对古代文人的成就表现出一丝轻视,反映了他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复杂态度。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沧洲书册在”,表达了对历史文献的珍视和对前人智慧的追求,体现出诗人努力汲取知识、理解传统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看,《答陈琯修职》不仅是一首对友人的答诗,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反思,展现出了诗人对历史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陈氏源流远:开篇指出陈家的历史悠久,表现出对其家族背景的敬重。
- 吾犹及纪群:强调诗人与陈家关系的渺小,却又带有自谦与自豪。
- 昔惟知伯氏:回忆过去的无知,反映出个人成长与认识的变化。
- 今又识郎君:今后认识了陈琯,显示出交友的广泛与欣喜。
- 后学尊师友:对后辈学者和朋友持尊重态度,体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 先贤贱艺文:对古代文人的成就有一定的贬低,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 沧洲书册在: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求。
- 努力缉前闻: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追求,体现出学习的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如“陈氏源流远”与“吾犹及纪群”形成了对仗。
- 比喻:将文化传承比作“书册”,强调其重要性。
- 排比:在描述个人成长时,通过“昔惟知伯氏,今又识郎君”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新知识的渴求,表达了诗人对人际交往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陈琯的赞美,展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前人智慧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陈氏:象征着传统与文化的传承。
- 伯氏、郎君: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关系和人际网络。
- 书册: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积累与传承。
- 沧洲: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深邃与广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陈氏源流远”是指什么?
- A. 陈家历史悠久
- B. 陈家有很多人
- C. 陈家非常富有
-
诗人对先贤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尊重
- B. 轻视
-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沧洲书册”代表了什么?
- A. 诗人的书法
- B. 知识与文化的积累
- C. 陈琯的家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答陈琯修职》与《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文化和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尊重与文化传承,后者则集中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克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