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用徐斡臣韵)》
时间: 2025-01-27 04:05: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郎神
作者: 汤恢 〔宋代〕
琐窗睡起,间伫立海棠花影。
记翠枳银塘,红牙金缕,杯泛梨花冷。
燕子衔来相思字,道玉瘦不禁春病。
应蝶粉半锁,鸦云斜坠,暗尘侵镜。
还省。香碧唾,春衫都凝。
悄一似荼,玉肌翠帔,消得东风唤醒。
青杏单衣,杨花小扇,间却晚春风景。
最苦是蝴蝶盈盈弄晚,一帘风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诗人从琐窗中醒来,看到海棠花的影子,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杯子里漂浮着梨花瓣,透着淡淡的寒意。燕子衔来相思的文字,诉说着那位瘦弱的女子难以抵挡春天的病痛。窗外,蝶儿轻盈地飞舞,乌鸦的云朵低垂,暗淡的尘埃侵袭着镜子。
此时的我,心中满是惆怅,春衫都凝结着香气。轻声细语,犹如茶香,玉肌翠帔在东风中慢慢苏醒。青杏的单衣,杨花的小扇,正好映衬出晚春的风景。最苦的是,蝴蝶在傍晚徘徊,院内一帘风静,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注释
- 琐窗:小窗,指窗户小而精致。
- 海棠花影:海棠花的影子,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 翠枳银塘:青翠的枳树和银色的湖塘,描绘出自然的景色。
- 相思字:代表思念的文字,常指情书。
- 春病:春天带来的情感病痛,多指思念或伤感。
- 蝶粉:蝴蝶轻盈的姿态,象征美丽与脆弱。
- 暗尘侵镜:暗淡的尘埃侵袭镜子,象征着心中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恢,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丽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情感,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细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二郎神》写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以春景为引子,表达内心的思念与惆怅。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经历,也与当时社会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相呼应。
诗歌鉴赏
《二郎神》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人在清晨的静谧中,细腻地观察周围的景象与情感。开头的“琐窗睡起”便设定了一个清新的意境,窗外的海棠花影犹如梦境一般,唤起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记翠枳银塘,红牙金缕”描绘出一幅春日的画面,色彩鲜艳而富有生命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而“燕子衔来相思字”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带来了思念的信件,传递着未能相见的苦涩。接下来的“道玉瘦不禁春病”,将思念与春天的病痛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女性的柔弱与对春天的依赖。整个过程中,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使得情感深邃而真挚。
最后一句“最苦是蝴蝶盈盈弄晚,一帘风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推向高潮,蝴蝶的轻盈与晚风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对美好而短暂的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琐窗睡起,间伫立海棠花影。:小窗醒来,看到海棠花的影子,表现出早晨的宁静与优美。
- 记翠枳银塘,红牙金缕,杯泛梨花冷。:回忆翠绿的枳树和银色的湖塘,描绘春日湖面上漂浮的梨花瓣,增添了清凉感。
- 燕子衔来相思字,道玉瘦不禁春病。:燕子带来了思念的信件,暗示着对美人儿的担忧与惦念。
- 应蝶粉半锁,鸦云斜坠,暗尘侵镜。:蝶儿轻舞,乌鸦低飞,暗淡的尘埃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忧愁。
- 香碧唾,春衫都凝。:香气与春衫在此刻凝结,表现出春天的魅力与心中的情感。
- 悄一似荼,玉肌翠帔,消得东风唤醒。:轻声细语如茶香一般,春风唤醒了沉睡的美人儿。
- 青杏单衣,杨花小扇,间却晚春风景。:描绘着轻盈的衣裳与小扇,呈现出春末的美好景象。
- 最苦是蝴蝶盈盈弄晚,一帘风静。:蝴蝶在傍晚徘徊,静谧的风中感受到深深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燕子衔来的字,形象生动。
- 拟人:让春风、蝴蝶等自然元素拥有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青杏单衣,杨花小扇”,结构工整,富有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花:象征美丽与爱情。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思念与希望。
- 梨花:代表清冷与孤独。
- 蝴蝶:象征脆弱与美好,体现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相思字”是由哪个动物带来的? A. 燕子
B. 蝴蝶
C. 乌鸦 -
诗中描写的春天意象包括哪些元素?
A. 海棠花与青杏
B. 雪花与梅花
C. 玫瑰与秋叶 -
“最苦是蝴蝶盈盈弄晚”的意思是?
A. 蝴蝶在春天嬉戏
B. 蝴蝶在傍晚飞舞,感到惆怅
C. 蝴蝶在夜晚沉睡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与爱情的思念。
- 温庭筠的《更漏子》:描绘了春夜的美丽与情感。
诗词对比
汤恢的《二郎神》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以春天为主题,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后者则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两者结合,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和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