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片片梅花脱雨轻,半飞欲坠更多情。浑疑春雪林梢堕,输与诗翁照眼明。
白话文翻译
梅花片片轻盈地从雨中脱落,半空中飘飞欲坠更显多情。仿佛春天的雪花从林梢飘落,却不及诗人的眼光那样明亮。
注释
- 片片:形容梅花一片一片的样子。
- 脱雨轻:轻盈地从雨中脱落。
- 半飞欲坠:形容梅花在空中飘飞,似乎快要坠落。
- 更多情:更加显得有情感,有韵味。
- 浑疑:几乎怀疑。
- 春雪:春天的雪花。
- 林梢堕:从树梢上落下。
- 输与:比不上。
- 诗翁:诗人,指作者自己。
- 照眼明:眼光明亮,形容诗人的观察力敏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观察梅花时,被梅花的美丽和坚韧所感动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雨中的景象,通过梅花的轻盈飘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美丽动人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梅花与春雪,突出了自己观察力的敏锐和对美的独特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首句“片片梅花脱雨轻”,用“片片”形容梅花的轻盈,而“脱雨轻”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雨中的飘逸。第二句“半飞欲坠更多情”,通过“半飞欲坠”描绘了梅花在空中的动态美,而“更多情”则赋予了梅花以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后两句“浑疑春雪林梢堕,输与诗翁照眼明”,通过对比梅花与春雪,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美。诗人用“浑疑”表达了自己几乎将梅花误认为春雪的错觉,而“输与诗翁照眼明”则强调了自己的观察力,认为梅花虽然美丽,但自己的眼光更加敏锐。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片片梅花脱雨轻:这句诗描绘了梅花在雨中轻盈飘落的景象,用“片片”形容梅花的数量和形态,而“脱雨轻”则强调了梅花的轻盈和飘逸。
- 半飞欲坠更多情:这句诗通过“半飞欲坠”描绘了梅花在空中的动态美,而“更多情”则赋予了梅花以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和有韵味。
- 浑疑春雪林梢堕:这句诗通过“浑疑”表达了自己几乎将梅花误认为春雪的错觉,而“林梢堕”则描绘了梅花从树梢上落下的景象。
- 输与诗翁照眼明:这句诗通过“输与”强调了梅花虽然美丽,但自己的眼光更加敏锐,而“照眼明”则形容诗人的观察力敏锐。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梅花比作春雪,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
- 拟人:诗中用“更多情”赋予了梅花以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和有韵味。
- 对仗:诗中“片片梅花脱雨轻”与“半飞欲坠更多情”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的独特感受和敏锐的观察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美丽,是诗中的主要意象。
- 春雪:象征纯洁和美丽,通过与梅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美。
- 雨:象征自然的力量,通过雨中的梅花,展现了梅花的坚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片片梅花脱雨轻”中的“片片”形容的是什么? A. 梅花的数量 B. 梅花的形态 C. 梅花的颜色 D. 梅花的香味
-
诗中“半飞欲坠更多情”中的“更多情”赋予了梅花什么? A. 情感 B. 动态美 C. 香味 D. 颜色
-
诗中“浑疑春雪林梢堕”中的“浑疑”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观察力 B. 诗人的错觉 C. 梅花的美丽 D. 梅花的坚韧
-
诗中“输与诗翁照眼明”中的“照眼明”形容的是什么? A. 梅花的美丽 B. 诗人的观察力 C. 梅花的香味 D. 梅花的颜色
答案:1. B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描绘梅花的孤独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感受。
诗词对比
- 赵蕃的《片片梅花脱雨轻》与王安石的《梅花》都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但赵蕃的诗更加注重梅花的动态美和情感表达,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加注重梅花的静态美和坚韧品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