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用前韵答邓端友使君)》

时间: 2025-01-22 08:04:38

风劲入平林,扫尽一林黄叶。

惟有长松千丈,挂娟娟霜月。

使君和气动江城,疑是芳菲节。

忽到小园游戏,见南枝如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用前韵答邓端友使君)
风劲入平林,扫尽一林黄叶。惟有长松千丈,挂娟娟霜月。使君和气动江城,疑是芳菲节。忽到小园游戏,见南枝如雪。

白话文翻译:

在劲风的吹拂下,平林中的黄叶被一扫而光。只剩下那千丈高的长松树,挂着皎洁的霜月。使君的和气传遍江城,仿佛是春天的芳菲时节。突然来到小园中游玩,看到南面的树枝上如同白雪般洁白。

注释:

  • 风劲:指大风。
  • 平林:平坦的树林。
  • 扫尽:清扫干净。
  • 黄叶:秋天落下的黄叶。
  • 长松千丈:高大的松树,象征长寿与坚定。
  • 娟娟霜月:形容月光如霜般洁白。
  • 使君和气:使君的和善气息。
  • 江城:指江边的城镇。
  • 芳菲节:春天花草盛开的时节。
  • 小园:指作者的私家花园。
  • 南枝如雪:形容南方的梅花或其他花木开花的美丽。

典故解析:

“芳菲节”常用来指春天,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在古诗中,有许多描写春天的典故,往往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子諲(约988年—1070年),字子諲,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婉约清丽著称。他的词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冬之交,诗人在小园中游玩,感受到使君的温暖气息,产生了对春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情和对友人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好事近》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开头“风劲入平林,扫尽一林黄叶”,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秋天的景象,黄叶纷飞,预示着生命的流逝,暗含时光的无情。而“惟有长松千丈,挂娟娟霜月”则转而表现长松的坚韧与不屈,象征着诗人虽处于秋冬,却依然怀有希望。接着,诗人通过“使君和气动江城,疑是芳菲节”表达了他对使君和善气息的赞美,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然来临,给人以温暖与希望。最后一句“忽到小园游戏,见南枝如雪”,则以突兀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向往,借此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整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融入了人情与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劲入平林:强风吹入树林,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冬气息。
  2. 扫尽一林黄叶:树叶被风扫落,象征着秋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流逝。
  3. 惟有长松千丈:唯有高松树屹立在秋冬中,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4. 挂娟娟霜月:松树上挂着洁白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美感。
  5. 使君和气动江城:使君的和善气息传遍江城,暗示温暖的人际关系。
  6. 疑是芳菲节:让人误以为是春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7. 忽到小园游戏:突然来到小园,显现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8. 见南枝如雪:看到南面的树枝开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坚韧,月光比作霜,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幻和无常。
  • 黄叶:象征生命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 长松:象征坚韧与长寿,代表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 霜月:象征冷清和宁静,带来一种静谧的美感。
  • 南枝如雪: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向子諲
    C. 杜甫
    D. 白居易

  2. “使君和气动江城”中的“和气”指的是? A. 温暖的气候
    B. 友善的态度
    C. 柔和的风
    D. 美好的景象

  3. 诗中提到的“南枝”象征什么? A. 秋天的结束
    B. 春天的来临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繁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向子諲的《好事近》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但前者更强调人与友人之间的温暖关系,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