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欲调真息》
时间: 2025-01-11 12:40: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调真息。论根源参到,生前实际。气是心兮,神为气主,心动神气分离。心宁子母相抱,意定自成真液。莫错识。这内调息,非干扭捏,不晓胎元理。开目和鼻指。灵龟蛇戏。祖道家风,回光返照,呼吸自归根蒂。清风瞥然透户,水火刹那既济。至此理。要真常咫尺,三生佛出世。
白话文翻译:
想要调和真实的呼吸,探讨事物的根源,追寻生前的真实状况。气是心的表现,而神则主宰气的运作。心一动,神与气便产生了分离。心宁静如母亲与孩子相拥,意念定下来便能形成真实的内在液体。不要搞错认识。这种内在的调息,并不是生硬的扭捏,不懂得胎元的道理。睁开眼睛,和鼻子一起指引。灵龟和蛇在嬉戏,承袭祖传的道家风范,回光返照,呼吸自然归于根本。清风轻轻透过窗户,水火之间瞬间相济。到了这个境界,真正的常态就在眼前,三生佛也将出现在世间。
注释:
- 真息: 真实的呼吸,指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气: 中医中的“气”,指生命的能量和活动力。
- 神: 在这里指的是精神或意识。
- 子母相抱: 比喻心与神的和谐状态。
- 胎元理: 指的是生命的根本法则。
- 回光返照: 道教术语,意味着通过反思和内观回归本真。
- 三生佛: 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三世佛,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喜迁莺·欲调真息》作者佚名,生活在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散文、书法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在哲学和宗教思想方面,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交融。
创作背景:
该诗词可能是在道教或佛教的影响下创作,反映了作者对内在修炼、真息调和的追求。诗中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根本生命法则的理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神修炼和哲学探讨的关注。
诗歌鉴赏:
《喜迁莺·欲调真息》是一首富有哲学内涵的诗词,将内心的修炼与宇宙的法则紧密结合。诗中通过对“真息”的探讨,展现了人们对内在世界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便引导读者关注内心深处的根源,呼应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气与神的关系在此被揭示,显示出心灵与生理的密切联系。
诗中不断强调心与气的和谐,描绘出一种母子相拥的温暖意象,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后半部分则通过“灵龟蛇戏”的形象,传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观。清风与水火的比喻,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法则的和谐与统一。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的交织,展现了一个理想的内在世界,强调了内修的重要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对内心宁静与和谐的追求显得尤为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调真息: 开篇直言调和真实的呼吸,表明主题。
- 论根源参到,生前实际: 探索事物的根源,关注生命的真实状态。
- 气是心兮,神为气主: 阐述气与心的关系,强调神的主导作用。
- 心动神气分离: 说明心的动荡会导致神气的分离。
- 心宁子母相抱: 形象化心灵的宁静如母子相拥。
- 意定自成真液: 意念集中后形成真实的内在状态。
- 莫错识: 提醒不要误解内在调息的本质。
- 这内调息,非干扭捏: 强调内在的调息自然和谐,不是生硬的行为。
- 不晓胎元理: 表达对生命根本法则的不理解。
- 开目和鼻指: 启示要开放感官,关注内心的指引。
- 灵龟蛇戏: 象征阴阳和谐的状态。
- 祖道家风: 体现道家的传统文化。
- 回光返照: 强调内省的重要性。
- 呼吸自归根蒂: 呼吸的回归,象征着生命的本源。
- 清风瞥然透户,水火刹那既济: 展现自然的和谐与瞬息万变。
- 至此理: 总结达到的境界。
- 要真常咫尺,三生佛出世: 强调真理就在身边,三生佛的出现象征精神的觉醒。
修辞手法:
- 比喻: “心宁子母相抱”比喻心灵的宁静。
- 对仗: 在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添了韵律感。
- 象征: 清风、水火等意象象征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内在的和谐与真实的呼吸,强调心灵的宁静与生命的真实。通过对气与神的关系、道家思想的引入,表现了人们对自身修炼和精神升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真息: 代表真实的内心状态与生命的本质。
- 心: 象征内在的情感与意识。
- 气: 生命力与能量的象征。
- 灵龟蛇: 象征阴阳的和谐与自然的循环。
- 清风与水火: 代表自然法则的统一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内心的修炼与和谐
C. 生活的烦恼 -
“心宁子母相抱”中“子母”比喻什么? A. 心与气的关系
B. 自然与人类
C. 亲情的温暖 -
“回光返照”意味着什么? A. 向外探索
B. 内省与反思
C. 追求名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对于内心宁静的思考。
- 《登高》王勃: 表达对生命的感慨与思索。
诗词对比:
- 《喜迁莺·欲调真息》与《静夜思》: 两首诗都探讨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前者更侧重于哲学与生命的根源,后者则通过月夜的静谧表达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词》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