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次韵鲁卿大钱观太湖)》
时间: 2025-01-11 11:0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次韵鲁卿大钱观太湖)
作者:叶梦得
兰茝空悲楚客秋。
旌旗谁见使君游。
凌云不隔三山路,
破浪聊凭万里舟。
公欲去,尚能留。
杯行到手未宜休。
新诗无物堪伦比,
愿探珊瑚出宝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感到悲伤和孤独。问谁能看到使君的游玩,仿佛只有远处的旌旗在飘扬。高耸的云层并不妨碍前往三山的道路,破浪的船只也能凭借万里之行。公若想离去,我还有何能留住他。酒杯已到手,怎能停下休息。新诗无物可与之相比,我愿意探寻珊瑚,寻找珍贵的宝物。
注释:
- 兰茝:指兰花与茝香,常用来象征美好而哀伤的情感。
- 楚客:指楚地的客人,通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
- 旌旗:军旗,象征旅行或出征的壮阔。
- 凌云:高高在上的云,表示高远的志向。
- 三山:可能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公欲去:公,指的是朋友或贵人,想要离去。
- 新诗无物:指新作的诗词没有可以比拟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9年-1149年),字子美,号瑶山,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丽明丽,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作品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际遇的变迁,诗人常感秋风萧瑟,思绪万千。诗中不仅表达个人的感伤,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沉与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秋天的悲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与无奈。开篇“兰茝空悲楚客秋”就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兰花与茝香的结合,既象征着美好,也暗含着离别的愁苦。接着,诗人通过“旌旗谁见使君游”提到的旌旗,暗示着旅行的孤独与寂寞。
在“凌云不隔三山路,破浪聊凭万里舟”中,诗人以高远的云与波涛汹涌的海面,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追求志向的艰难。即使有千山万水的阻隔,诗人也渴望借助远航的船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几句“公欲去,尚能留。杯行到手未宜休”则是对友人的挽留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酒杯已到手,意味着聚会时光的珍贵,诗人希望在离别之前尽情畅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友情、人生与离别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兰茝空悲楚客秋:秋天的悲凉让人感到孤独,尤其是身在异乡的楚地客人。
- 旌旗谁见使君游:在这孤独的环境中,仿佛只有飘扬的旌旗见证了友人的游历。
- 凌云不隔三山路:高空的云并没有阻挡前往三山的路途,象征着追求理想的执着。
- 破浪聊凭万里舟:乘船破浪,借此远行的希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 公欲去,尚能留:朋友若想离去,我又能怎样挽留呢?
- 杯行到手未宜休:酒杯已在手中,畅饮未应停下。
- 新诗无物堪伦比:新作的诗词,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 愿探珊瑚出宝钩:希望能找到如同珊瑚般珍贵的事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云与万里舟比作追求理想的象征。
- 对仗:如“杯行到手未宜休”与“公欲去,尚能留”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与情感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
主题思想: 这首词以秋天的悲凉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珍惜时光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将孤独与期盼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 兰茝:象征美与哀愁,代表着离愁别绪。
- 旌旗:象征旅行与壮阔,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游历的羡慕。
- 三山:代表理想与追求,三山是仙境的象征,表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杯:象征欢聚与珍贵时光,酒杯的存在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
- 珊瑚:象征珍贵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兰茝”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哀愁
- B. 离别的悲伤
- C. 自然的美丽
-
“凌云不隔三山路”中的“三山”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理想与追求
- C. 旅行的艰难
-
诗人为何感慨“杯行到手未宜休”?
- A. 渴望快乐
- B. 珍惜时光
- C. 忍受孤独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名篇,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作,描绘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与《鹧鸪天》的对比:两首作品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但苏轼的作品更具豪情与壮阔,叶梦得则更多地表达了细腻的情感与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选》:对宋代词人及其作品进行系统整理。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对古诗词的深入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