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1-11 05:12:29

胡笳明月夜,汉节秋风前。

此士已骨朽,此名至今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胡笳明月夜,汉节秋风前。此士已骨朽,此名至今传。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月夜里,胡笳声声,伴随着秋风,汉代的节令已至。那位英雄早已化为尘土,但他的名字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注释:

  • 胡笳:一种乐器,通常由胡人所用,常用来表达哀伤、思乡之情。
  • 明月夜:明亮的月夜,象征着清冷与孤独。
  • 汉节:指汉朝的节令,暗示着历史的悠久。
  • 此士已骨朽:这位士人的尸骨早已腐烂,寓意他已经去世。
  • 此名至今传:他的名字至今仍被人们传颂,表现出英雄的伟大与不朽。

典故解析:

  • 此诗可能隐指某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霍去病、李广等,他们在战争中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虽然他们已离世,但其名声依旧流传。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谌祜是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怀和咏史为主,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 创作背景:在宋代,士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使得他们常常通过诗歌来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忠臣烈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明亮的月夜和随之而来的秋风,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凄凉的氛围。诗中的“胡笳”声响起,仿佛诉说着历史的哀伤与思念,令人联想到那些曾为国家献身的英雄。诗人以简短的句子,传达了对已故英雄的敬仰之情。虽然这些士人早已逝去,但他们的名字却因其伟大的事迹而长存。这种“虽死犹生”的情感,既表现了对历史的追溯,也体现了对英雄精神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尤其在“此士已骨朽,此名至今传”两句中,浓缩了生与死、名与利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胡笳明月夜: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设置了情境。
    • 汉节秋风前:暗示着历史的沉重,节令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此士已骨朽:直接表达出英雄的去世,令人感到惋惜。
    • 此名至今传:转而抒发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表现出一种不朽的精神。
  • 修辞手法

    • 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强调英雄的伟大与脆弱。
    • 意象:明月、秋风、胡笳声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敬仰,展现了英雄虽已去世,但其精神与名声依然在世人心中长存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胡笳:象征着悲凉与思念,传达出对逝去英雄的怀念。
  • 明月:代表孤独与清冷,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慨。
  • 秋风: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琵琶
      • B. 胡笳
      • C. 笛子
    2. 诗中“此士已骨朽”是什么意思?
      • A. 英雄还活着
      • B. 英雄已经去世
      • C. 英雄在战斗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思考
      • B. 对历史英雄的追忆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杜甫与谌祜同样以历史为题材,但杜甫更倾向于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谌祜则更多地关注个人英雄的精神与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